牛车网 精华 任泽平:最好的投资机会在中国,汽车行业将成为重要赛道

任泽平:最好的投资机会在中国,汽车行业将成为重要赛道

阎明炜 发表于 牛车网 2021.06.30 10:02

6月28日,中国汽车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河北保定正式召开,著名经济学家任泽平就“宏观经济如何引导汽车产业未来发展”发表主题演讲。

任泽平始终对中国经济形势持有较为乐观的态度,并指出最好的投资机会就在中国。当前,中国正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大机遇中,以长城汽车为首的自主品牌车企正面临重大机遇与挑战,抓住机遇,就有机会实现新的腾飞。

过去40多年,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1978年,中国城镇化率仅有17.92%,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以后的今天,中国城镇化率已达到了64%,我们已进入以城市为主导的现代社会。任泽平预测称,新一轮改革开放后,中国只要以5%的经济速度增长,再过5年即可迈进发达国家门槛。

如今,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规模相当于美国的70%,根据联合国世界银行统计,中国已贡献了世界经济增长的三分之一。尽管中国人均GDP已经超过1万美元,但仍只是美国人均GDP的六分之一,日本的五分之一,从另一角度看,中国经济增长仍有巨大的成长空间。

作为大宗商品消费领域产品,汽车对于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与出行环境,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其数量多少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地居民的富裕程度。数据显示,2020年末,中国内地市场汽车保有量达到世界第一名,但就14亿人口数量而言,每千人汽车拥有量为173辆,世界排名第17,这意味着中国市场仍拥有巨大的扩张潜力和发展前途。

任泽平指出,中国企业家、个人创造财富的能力非常强大,世界上最好的独角兽企业,不再美国,而是在中国,中国经济正站在新周期的起点上。对于汽车行业而言,也正是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关键时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开始,也为汽车等制造业提升了创新和全要素生产率。

当前形势下,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将是未来大国抢占科技领域竞争的制高点关键所在。任泽平认为,未来支撑中国经济繁荣发展的新基建,一定是5G、人工智能数据中心、互联网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科技领域的新基建。此外,自动驾驶、共享出行等都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息息相关,也将带动万亿级赛道的不断迭代。

汽车产业正在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行业格局与价值链正在重塑中,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战略,是极具前瞻性的一项抉择。

#写在最后

“新四化”的浪潮正在开启,汽车产业变革已经迫在眉睫,以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正在被纳入新基建,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国市场需要更多像长城汽车这样的优秀车企挺身而出,将制造业带上新的发展路径。正如任泽平所说,迈入发达国家门槛,需要每一家企业和个人共同经营和努力。

以下为任泽平演讲原文:

大家知道在经济学家里面,我是对中国经济的前景是比较乐观的,我们判断中国经济正站在新周期的起点上,未来最好的投资机会就在中国。

那么第二个给大家介绍,大家知道中国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同时也是百年未有之大机遇,包括我们新能源汽车行业,那么像长城汽车这样的我们的国内的自主品牌,正面临历史性的重大的机遇,那么新基建正成为新一轮国际大国竞争的制高点。我们最近研究看了一下,拜登上台以后推出的1万多亿美元的新基建实施计划,清单跟“制造2025”、跟中国要搞的新基建大致雷同。

所以在这样的一个时代背景下,我们既面临着重大的挑战,同时也面临着重大的机遇。

那么我们先来看,我们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的特点,以及中国的未来的发展趋势。那么我想简单跟大家讲一下,在过去的40多年,中国大家知道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比如说给大家说几个简单的数据,1978年中国城镇化率只有17.92%,也就是中国82%是农民。改革开放40多年以后,按照第7次人口普查数据,在2020年中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了64%,我们进入到了一个以工业城市为主导的现代社会。

第二个数据,在1978年的时候,中国人民GDP不如印度,可能很多朋友来想象是的。因为当时我们10年动乱以后,中国一穷二白,我们的人均GDP还不如印度。但是40多年过去了,今天中国的人均GDP已经超过1万美元。什么概念?我们现在是印度的三倍,印度现在大约是3000多美元,这还不是我讲的重点。

如果说中国能够成功推动新一轮改革开放,我们只需要大约以5%左右的速度增长,大约再过5年,也就是2026年、2027年前后,中国就会达到世界银行所界定的发达国家门槛,也就是12600(美元)。再过5年,我们就有可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迈入发达国家行列。

前提是我们这一轮的改革,包括创新驱动的增长模式的构建能够成功。

什么意思?大家知道现在还在疫情当中,如果未来疫情控制住了,5年以后,当我们走出国门的时候,我们都是来自发达国家。这件事情可能在10年前、20年前简直是难以想象的梦,但是今天这个事情离我们如此之近,就好像中国成为世界汽车强国的梦想一样,已经近在咫尺。

好了,还有第三个数据,在1978年的时候,中国的GDP规模可以忽略不计,因为世界上大国的博弈都可以把中国的经济规模,我说的是经贸关系可以进行善意的忽视。但是今天中国经济规模大家知道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了,当然这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我们现在经济规模已经相当于美国的70%,我们贡献了世界经济增长的1/3,就是整个世界的经济增长的1/3是中国拉动的。这不是我们自己算的,这是联合国世界银行的统计,那么更重要的是什么呢?

大家可以做一个简单的算术,虽然中国人均GDP已经超过1万美元,中国已经贡献了世界经济增长的1/3,已经相当于美国经济规模的70%,但是中国人均GDP还只是美国的1/6,因为中国是14亿,美国是3.2亿人,日本是1.3亿人,整个欧洲是7.7亿人,全球是70多亿,中国人均GDP还只是美国的1/6,日本的1/5,我们在人均GDP还跟美国有巨大的差距,巨大的差距意味着我们还有巨大的潜力。

所以大家看美国现在以潜在增长率2%左右的速度在增长,中国还在以5~6%的速度在增长,也就是我们还是它的两到三倍,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算术题。只要我们自己不犯错,只要我们能够成功地推动新一轮开放、改革开放,释放我们的增长潜力。那么大约再过10年,大约在2031年前后,中国经济规模就可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这件事情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就在过去的100多年,自从美国经济规模超过英国以后,就没有人再超越过(美国)了。

所以说世界大战,只要美国支持谁谁就肯定是胜利的,因为它有强大的生产以及资源动员能力。

今天中国正成为这一强有力的挑战者,这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在2018年以来,中美的经贸关系甚至包括在科技、在金融、在地缘在舆论领域发生了非常复杂的变化。我们现在不讲这个战那个战,希望双方能够为了人类的繁荣和平做出各自共同的贡献。

但是中美的经贸关系确实发生了一些深刻的变化,这是有时代背景,再过10年中国的经济规模可能就是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但是我们把这个事叫复兴,因为在人类文明历史上,中国站在世界第一的位置上有1000多年,而美国只占了100多年。我们只是在告诉世界:我们,回来了。我们这一代人都有幸见证这一历史性的时刻,也就是再过10年,中国重回世界之巅。但这个事儿能不能干成,恐怕很大程度上还有待时间检验。大约10来年前,当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接到一个研究任务:中国有没有可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因为当时世界银行提出一个命题,叫中等收入陷阱,就是二战以来追赶经济体大约100多个,但是成功成为发达经济体的只有12个。

10年前中国的人均GDP大约是6000多美元,中国能否完成第二次经济增长奇迹和改革奇迹?当时这场宏观经济论战,所有主流经济学家都参与其中,大致分为两派观点,一派认为中国还能够回到高增长的轨道,可以大规模的放水刺激;另一派认为中国增速换挡了,必须要推动新一轮的改革开放。

非常幸运,2012年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主政以后,就用了这样一个判断。总书记讲的三期叠加:增速换挡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结构调整阵痛期的第一期,就是这么来的。后来又讲了,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转换,都跟这个东西是一脉相承。

2015年是中国公共政策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时点,经过这一次大的思想论战后,当时中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看到未来决定中国经济增长应该是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提升创新、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包括三去一降一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后来我们又提出的三大攻坚战、双循环、新格局跟这些都是一脉相承的。

如果我们看当年德国、日本、中国台湾、韩国在发展阶段成功进行增速换挡,几十个发达经济体俱乐部的那段历史,会深刻地感受到那么中国的这一系列战略,都是对的。所以说我们提出过一个观点,未来最好的投资机会就在这里。

过去的40多年,中国年均增速9.5%,如果加上通胀因素大约是13~14%。也就是给我们每个人提供的财富或者投资回报率,从宏观上讲是13%以上。所以说你会看到中国的企业,包括企业家,包括个人,创造财富的活力是非常的强大。跟大家说一个数据,世界上最好的新经济企业,叫独角兽。世界上最好的独角兽企业不在美国,就在中国。中美加起来占了全球的70%,这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中国经济在未来所呈现的澎湃活力。

所以我们说未来最好的投资机会就在中国,中国经济正站在新周期的起点上。当然我也知道,过去几十年,还有很多论调和言论,包括国外、国内,一波一波地唱衰中国经济。但是坦率的讲,中国走的这条路,市场经济理论能够解释相当大一部分,但是又跟中国的历史文明、文化有很大的历史传承。

所以说怎么解释中国所走的这条路,已经摆在每个经济学家、每个学者的案子上。中国已经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诺贝尔)医学奖,但是中国取得了如此举世瞩目的经济发展成就,我们没有拿一个诺奖。可以讲这是西方的偏见,但是怎么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经济发展道路,恐怕是一个很大的命题。

大家知道印度对吧?发展的这么差,印度拿着诺贝尔经济学奖拿了好几个,但是中国发展的这么好,但是我们并没有提出一套在世界上能够广为流传的一套理论框架来进行阐释。

好了,我们再来看当下的经济形势,当下的经济形势并不复杂,大家就记住一个词叫分化。那么我们看到中国之后,现在美国、英国、欧洲都在逐步加大疫苗接种进度,疫情开始逐步缓解,经济开始快速复苏。按照市场预测,美国疫苗的接种已经快接近50%,大约在三季度末70%,到今年底基本全覆盖。

美国经济复苏进程现在来说还比较快,那么可以看到,美国二手车市场涨得很好、房价涨得很好,美国的两大海岸已经开始出现抢房子的现象。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像印度、拉美,东南亚这样的经济体,甚至出现了疫情的再度爆发,甚至比去年更加严重。

最近印度疫情大幅下降,什么原因?据科学家讲,因为现在印度的新增病例已经超出了检测能力,并不是因为得到了控制。所以也为这一轮全球经济复苏蒙上了阴影。

2020年1-2月份爆发了疫情,但是我们用了1-2个月,就把疫情控制住了,这一次疫情可能要超过将近两年,确实是百年未有的全球的大疫情。这也是对全球各国治理能力、国家动员能力等方方面面的一次大考。而这次大考之后,你发现中国的答分是排在第一名,说明我们这个国家的动员能力,包括我们的国运都处在上升期。

所以去年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中国是唯一实现正增长。2018年以后爆发的中美贸易战,核心是抢夺全球科技以及制造业产业,包括资源。但是疫情爆发以后,中国因为快速控制了疫情,去年吸引的FDI竟然创了历史新高。去年还有一个很有争议的话题,大约在去年3月初,美国的前商务部长罗斯,讲了一个言论,引起国际舆论强烈反应:中国爆发疫情,有利于制造业回流美国本土。结果3月份以后,美国成为世界疫情最重要的国家,但是中国对疫情强有力的控制,我们不仅经济恢复的好,去年吸引FDI等等,都变得非常强劲。去年下半年以来,中国的出口一直以两位数的速度在增长。

第二个我们来看看新基建。新基建正成为大国竞争的制高点。中国是基础设施建设的受益者,正是因为有大规模超前的基础设施,大幅降低了制造业、企业的物流成本,我们成为世界工厂,世界制造的中心。正是因为80年代美国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才有90年代、2000年初,美国在IT互联网时代垄断的霸主地位。去年政府工作报告当中就提出要发力两新一重,包括十四五规划。其中打头的就是新能源汽车和新一代信息技术,包括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等领域。

我这两年一直呼吁新基建,我们倡导应该启动新一轮基建。当时我们提出,要旗帜鲜明地发展新基建。新基建不是一个简单的刺激经济的短期手段,就好像发展新能源汽车一样,它将打造中国的新经济、新技术、新产业,打造中国经济新的增长引擎。

别看前几年中美贸易摩擦,美国对我们的“制造2025”怎么吹毛求疵。你看拜登政府上台以后,推出的1万多亿美元的大规模基建计划,对标的就是我们要发展的领域。所以,这个事情我们不要被迷惑了。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新能源汽车,发展人工智能,将是未来大国在科技领域竞争的制高点。不简单是去年疫情的短期经济刺激手段。

什么叫新基建?

过去20年中国受益于铁路、公路、桥梁、机场等超前的基础设施建设,未来支撑中国经济繁荣发展的新基建,一定是5G、人工智能数据中心、互联网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科技领域的新基建。也包括教育、医疗、社保等民生领域的新基建。也包括改革开放、营商环境打造等制度领域的新基建。

这里包括新的内涵、新的区域、新的方式、新的制度以及新的手段,这是我们讲的五新。

举两个案例,一个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很多人认为说中国的基础设施已经很发达了,但是我们也看到,中国在清洁能源、在医疗卫生、在互联网、在教育等领域还跟美国有巨大的差距。巨大的差距就意味着中国在这个领域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以5G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将会深刻改变人类未来生产生活的方式。而且5G新一代信息技术跟新能源汽车也是紧密相关的。

未来要无人驾驶、共享出行,都跟新一代信息技术有关,而且它带动的产业都是万亿级大赛道。

另外就是以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正在被纳入新基建,上升为国家战略。汽车的新四化:电气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的浪潮正在开启,汽车产业正在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里面临一些深刻的变化,比如说行业格局的重塑、价值链的重塑,还有包括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战略,现在来说是极具前瞻性的。具备先发优势和规模优势,中国汽车强国的梦想近在咫尺,以长城汽车为代表的国内自主品牌将迎来历史性的机遇。

第三个大变局就是汽车产品属性更加多元化,未来软件定义汽车的智能终端。所以我们呼吁要推动以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新基建,引导电动化转型,鼓励支持核心研发,加强电池安全体系建设,扶持二手新能源汽车市场,加快私人充电桩的建设,推广智能社区的充电等等。

免责声明:牛车网是广大网友共同参与的一家汽车行业网络交流平台,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包括专家)均可在牛车网旗下WEB网站或者APP移动端发布文章和帖子,其内容无法一一证实,所以牛车网对这些内容不承担责任。如果网站内容中存在版权和真实性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调查并做相应的删除处理。server@niuche.com
显示更多评论
下滑加载更多

登录牛车网

还没有账户,去注册 第三方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