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5来了丨车马费是什么?从哪里来?往哪里去?

车厘子·2015-03-15 12:40
0 0 0

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曾经抛出过三个终极哲学问题——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要到哪里去?

最近,也是一个媒体记者,弱女子柴静也让我们思考这三个问题:雾霾是什么?从哪儿来?该怎么办?

现在,轮到我们自己发问了——车马费是什么?它从哪儿来?要到哪里去?

其实,谈到“车马费”,行内人会心一笑,都知道这说的是记者在出席各种会议后揣入腰包的那几百大元。

车厘子大叔不是研究车马费的专家,也不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市场化的记者。但据某些专家考证,据说“车马费”起源于上世纪90年代初的上海。

那时外企刚进入中国大陆不久,入乡随俗,每开新闻发布会就会选择四星级以上的酒店。当时记者收入低(当然,现在也很低),几乎没人有小汽车,去往发布会现场的交通工具全是自行车。也有人选择公共交通工具,但大多是公交而非出租。于是记者们总乘着简陋的交通工具进入富丽堂皇的星级酒店,脸上十分尴尬。这还是其次,关键是自行车及公交总会造成记者迟到的情况,这更让主办方头疼。

于是,外企开始自掏腰包,让记者坐出租车赶往发布会现场。可是,回去的路费呢?总不能让人家风风光光来落落魄魄走吧。外企想出了一招,让记者回去后寄出租车费单据给他们,然后再报销。这主意听起来不错,可做起来就麻烦了。那是一个没有快递的年代,一寄一返耗时很长。并且外企们每次都要处理那么多的报销凭据,报销流程又繁杂,其间产生的问题就更多了。

这样的麻烦持续了几年,外企终于忍无可忍,他们又聚在一起开了个行业内部会议,决定不再一笔一笔给记者们报销交通费,而是一步到位,会前或会后直接发放现金,并规定为100元,也就有了如今的“车马费”。

除这个说法外,关于“车马费”的起源还有另外一个说法。

N多年前,公关业在中国兴起。常开发布会的他们发现出席的记者总是寥寥无几。经过调查发现,比起国外记者,中国记者薪酬太低,不仅承担不起来回车费,还觉出席发布会会耽误了自己时间写稿挣稿费,所以大多不愿出席。

于是公关公司为了提高发布会现场出席率,保证现场效果,向开发布会的企业建议补贴记者一些交通费及餐费,从而鼓励他们出席发布会。而这份补贴后来就被统一称为了“车马费”。

总之,无论哪种说法,“车马费”的由来都和外企、公关公司、低薪记者有关。

在一些披露文章中,如《从“车马费”看新闻行业职业道德》一文就有披露,新某社、人某日报出场费可以高达两千到三千元,而一些小的媒体两三百元就可以搞定。

可见,这是个普遍现象,即使最有逼格的新某社、人某日报、CC某V等dang报、央媒,同样难落俗套。

现在,问题来了,媒体人是否也该思考苏格拉底的这三个终极哲学难题了。

点赞|0 收藏|0
免责声明:牛车网是广大网友共同参与的一家汽车行业网络交流平台,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包括专家)均可在牛车网旗下WEB网站或者APP移动端发布文章和帖子,其内容无法一一证实,所以牛车网对这些内容不承担责任。如果网站内容中存在版权和真实性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调查并做相应的删除处理。server@niuche.com
推荐文章
参与讨论

登录牛车网

还没有账户,去注册 第三方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