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论坛1:互联网+催热汽车租赁,智慧出行迎风口?

阿尔法·2016-08-21 00:45
0 0 0

黄蓓蕾:付强足够努力,也是一个85后。接下来我们要进入到分论坛的环节,我们中间一直没有休息,非常感谢坚持到现在,接下来的分论坛也非常精采,因为这里面有几位嘉宾没有进行主题演讲的,他们有的是来自于主机厂,我们还请到了投资方面相关的人士,有请:庞大新能源分时租赁大区总经理姚小玉先生;光速中国王国栋先生,东软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资深咨询顾问张翔,宝驾出行合伙人兼副总裁马瑾女士。主持交给我的同事,牛车网的编辑。

汽车沙龙

主持:非常感谢各位嘉宾的到来。第一场分论坛的题目是互联网+催热了汽车租赁。我们知道移动互联网发展以后,各种租车模式开始兴起,包括B2C、P2P等等模块都是智慧出行的一部分。刚才马总已经分享了,我们接下来有请其他三位嘉宾分享一下,首先是王总,站在投资人的角度,您是否觉得智慧出行这块也正处于风口期?

王国栋:倒不一定是风口,刚才很多嘉宾分享了很多,也说了汽车领域这么大的市场,这么有钱的领域为什么大家创业这么苦逼。其实从资本的角度而言,任何一个基金在投案子的时候都是在做资产配置,换句话说我们在关注交通,关注电商,包括很多其他领域,这里面都有资产配置的概念。配置所有资产的方向,大家肯定在想我要做最大的案子,做增长最快的案子,大家也确实能感觉到这个规律。不过随着这些年的投资,特别是前一两年的狂轰乱炸,大家越来越感觉到这类案子越来越少。汽车这个领域大家涉猎比较早,几年前就开始投,只不过这一两年有分时租赁,包括P2P的租车。

从资本方的角度看,首先我们想这是不是特别快的领域,钱放进去以后,是很快得到回报还是需要很长的周期,这是我们首先需要考量的因素。大家经常说,如果放一点钱进一个领域,可能是一点就着,增长很快,像滴滴打车,就是这一种。但是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尝试,汽车这个领域面对的环节比较多,特别是在租赁这个领域。最早P2P选择的车都不是新能源车,大家经过很多的尝试,可能觉得新能源汽车在这个领域中比较适合,当然这也是一种尝试。不管是充电,还是停车场的资源,需要把各个环节打通。从资本方的角度来讲,会降低我们的预期,而不会认为我投钱进去就要求它出现爆发式增长。我们认为从消费者需求的角度而言,我们时刻关注这个领域,目前整个交通出行领域仍然是有空间的,分时租赁还是有它的优势的,从这个角度而言,我们觉得还是会找合适的投资机会,只不过我们的眼光会更长远一些。

主持:谢谢王总的分享,下一个问题问一下张博士,您作为独立撰稿人和顾问,考察过分时租赁的产品,2016年考察了27座城市,算是一个行动派,您在这方面应该有自己的理解和观察,请张博士给我们分享一下是否看好P2P和分时租赁。

张翔:谢谢主持人的问题,我2016年考察了国内27个城市,覆盖了一线到五线城市。我之前在主机厂工作过,也在零部件供应商公司工作过,最近是在做咨询。因为分时租赁这个新的商业模式是基于传统的租车行业,运用互联网平台和车联网,是一种技术综合下的创新。我是在2011年进入车联网行业的,涉足汽车共享是在2014年,而从今年开始,我走访考察了不同的城市,所以得到的信息和一般的主流媒体会有很大的不同。

回到主持人的问题,我个人认为分时租赁是一个很伟大的商业模式,因为它背后存在一个刚需。第一点,刚才罗兰贝格的袁老师也说了,中国有2亿多本本族,只有1亿多辆汽车,这个背后还是有很多人希望拥有车或者自己驾车出行需求的。第二点,虽然有1亿多辆车,但很多车利用率很低,正常一辆车来说,比如每天就是上班开车到单位,停车,然后下班,开回家,每天使用的时间不超过2个小时,这个车的使用率不是很高。比如目前新能源汽车这个市场,从2014年是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元年,发展也挺快的,2015年中国已经是全球的新能源汽车最大的市场,但是这个背后还存在很多问题,一个主要的问题是广大的车主和本本族对新能源汽车不是很了解。刚好分时租赁这种模式也可以培育用户的消费习惯,这都是分时租赁的驱动力。但是目前也存在一些问题,一个是,在国内的分时租赁停车位,这个涉及到物业。另外,我们国家超过95%的分时租赁都是新能源汽车,又涉及到充电桩,我在考察上海一些分时租赁公司就碰到这样的情况,好不容易谈好了一个车位,但是物业不准装充电桩,在车位上没有充电桩,但是租客租了几次以后车没有电了,然后就派运维人员把车开走到别处充电,因为物业的原因,不准它搞充电桩,使它的运维成本大大增加,这就是一些问题。

另外,还有一些体验不好的,我本人也经常体验各个公司的产品,到目前为止我已经体验考察过20多个分时租赁公司的产品,也是10家公司的会员,在体验过程中会发现一些不好的情况,比如有一些租客每次还车以后,忘记自己在租车过程中的生活垃圾,比如矿泉水瓶。还有一些租客还车的时候没有还到车位,车是踩着线的,别的车也不能正确停车。租车的时候,下单到现场以后,发现新能源汽车又出不来了,这样的话就被迫取消订单,这都是在实际体验新能源汽车是碰到的问题。

我个人的观点,有人问未来是怎么样,分时租赁和分享经济,可以完全取代汽车拥有的方式吗?我个人的观点,在未来的汽车社会里面,汽车分享和汽车私人拥有的模式是50%:50%,两种模式各有利弊。分时租赁虽然有灵活性,资源利用效率很高,但是它也不便利,比如每次还车的时候,我有时候手机的充电线忘了拿,还了车以后电线还在里面,然后我又回头,再下一个单子,把车取走,派人取我的东西,这就是分时租赁不便的地方。有自己的车的话,在自己的车库里,我自己出行很方便。未来分时租赁也会成为一种主流的模式,但是不会取代私人汽车拥有的模式。

主持:谢谢张博士。下一个问题问一下姚总,我们知道庞大是我国领先的经销商代表,最近推出的小蜻蜓分时租赁项目在全国也开始运营了,您觉得庞大作为经销商代表为什么要开始涉足分时租赁领域?您觉得自身的优势在哪里?

姚小玉:非常感谢参加牛车网论坛,作为分时租赁来讲,我个人也算是一个新兵,我是在去年才开始进入这个行业的。以我个人经历来讲,就是做线下运营,因为我们集团大家都能知道,是国内目前A股上市的以汽车销售为主的产业公司。我记得去年我进入这个行业的时候,到新能源那个板块,最初来的情况是因为集团把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公司未来的战略方向调整,我来的时候也是一头雾水,我也不知道分时租赁怎么回事。连滚带爬,有大半年的时间,跟在座的几位精英差距还很大。我们集团是以销售汽车为主业的,但是站在新能源电动汽车的业务板块来看,我是这样理解的,2014年在国家的战略发展下,我们最初的合作准备和北汽集团成立一家合资公司,在京津冀成立一家合资公司,销售北汽的一系列电动产品,在这种背景下,大家都知道在两年前没有人会买电动车,所以我们两家公司成立公司以后,既然没有人买我们就租租看吧,多种因素吧,这是其中一个主要的因素。而且北京作为全国的首都,它的出行需求还是特别强烈,这么大的人口流动量,这么多的无车族。

我们成立合资公司以后,在2015年当时没有把普通人作为我们的用户,我们认为国家机关事务马上要取消公车,公车马上要取消,公车改革这块,我们是针对这个板块推出的跟国家各部委之间,我们把租赁项目和长租项目推广出去,我们是作为这个切入点进行的,当时这个体系是我们和北汽合资以后,由北理工开发一个绿屏,大家也都知道。所以基本上北京将近有60到70家租车行都有我们的车辆,我们的业务板块都是针对北京各个部委和一些高校的。

刚才说的小蜻蜓是庞大独有的小板块,是我们自己针对社会人群开发的新的出行平台,这个平台在上个月开始上线,逐渐在试运行,在北京,我们现在布局网点,我们定的范围应该是在京津冀,也是考虑到国家对京津冀有一个大的联合发展,我们将来首期目标是实现京津冀的互联互通,这是我们最初的目标。前期我们在大半年之前,河北省大概有7座城市,天津和北京将近有300到400个网点,我们是先布置充电桩。顺便介绍一下,我们公司除了卖汽车之外,关于新能源这块我们打造一个全产业链的东西,充电桩我们自己有生产厂,还有运营公司,平台也是北理工自己开发的。基本上点装运营和分时租赁都是我们公司独有的,看似很强大,但恰恰我们缺乏这种更强大的互联网的思维,互联网的血液,毕竟我们公司的成长,包括我个人是来自于传统行业,所以我感觉今天参加这个会议受益匪浅,也特别希望跟在座的各位精英以后多交流,向你们学习。我觉得刚才说的拿一朵玫瑰的观点,付强总讲得非常精采。我希望和大家做更好的交流,谢谢大家。

汽车沙龙

主持:特别想问马总一个问题,我们一直做P2P,现在做分时租赁,像庞大这样比较强的经销商,如果进入了分时租赁,对我们宝驾算不算一个比较大的竞争对手?

马瑾:庞大去年就跟我们有合作过,我们平台上庞大的车也不少。因为做P2P,他们的车有机会还是会放到我们的平台上,不管是长租,日租,分时租赁,还有私家车购买,包括奇瑞,我们当时想急用几辆车,奇瑞说庞大有,从天津调,这个行业就是这样,大家互相交叉的合作模式还是挺多的。庞大的小蜻蜓,我刚才搜索了一下,你们京津冀的布局有一定的规模,也有这样一个未来,我也觉得很高兴。宝驾是一个开放的平台,我们第四方平台,庞大要是加进来,我们在北京的人可以通过宝驾的APP直接在小蜻蜓上下单,然后去天津,去河北,不矛盾,是真正的合作方,而且是靠谱的合作,庞大确实也做的很好。我们跟北汽也有过交流,包括北汽做了一个北京出行,我们都是有互联互通的,将来我们的目标,不管北京出行,绿行也好,小蜻蜓也好,都能在宝驾上租到你们的车,你们的品牌也可以向用户介绍。

刚才还说到付强,我很感动,讲到了分时租赁的痛点,价格服务,分时租赁很重,包括软硬件这块,之后就是线下服务就是凸现出来了,每个时期的痛点是不一样的。比如说我去重庆,我去体验了一下,用户的痛点在事故、违章这块,他们半年有三千多数据,因为是罚车不罚人的交通规则,给他们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这是他没有想到中国的水土有这样的东西,就是扣分的这事。乐观的是这样,我跟交通部中国道路运输协会的,我们也在积极推进,因为罚分不罚人,谁也跑不过去的,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是资金解决不了的问题,是要依赖政府和官方的。好在交通部公路研究院今年用了一个课题,有几位专家前两天也和我们探讨这件事,有望今年通过租赁公司的转换可以罚到人,但是执行起来,因为是公安部的交管局在执行,所以怎么落地,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很多的东西就是不要怕,付强,创新就是这样,可能你今天睡觉的时候,明天新的东西又会遇到了,这就是创新的魅力,如果大家都解决了,就无所谓创新创业了,就是大家都认为都不容易解决,确实辛苦,但是方法总比困难多,我们大家一起合起来,我也希望付强、宝驾,我也去你那看看,你走出来和我们一块研讨。我们明天还有一个活动,我们请了张翔,张翔今天是我请来的,是因为参加我们明天的活动,正好今天也有他过来了,我是想听一听他对27座城市的体验,到底他体验分时租赁里面都有什么内容,我们听听张博士的体验,他的亲身体验我很感兴趣,他的朋友圈,到嘉定,上海,杭州,我们明天也做直播,我们宝驾有自己的直播平台,我们客服在平台上回答问题也很热情,互联网企业发挥互联网的功能,把它做到极致,就可以解决很多的问题,多走走,多交流吧。

主持:好,下面进行一个有趣的环节,每位嘉宾在另外三位嘉宾中选择一个最感兴趣的,提出一个问题,我们知道王总他今天非常难得,因为他马上还有赶飞机,另外三位嘉宾有没有问题问一下王总。

马瑾:我问一下,简单一点,如果光速要投资分时租赁的话,你们考虑投资点有哪些?

王国栋:我在加入光速之前也做了四年的VC,包括汽车和交通出行领域也非常关注,刚才开场和大家简单说了一下,我们在看待分时租赁的时候,还是作为一个交通出行的解决方案,我们看它处在什么样的位置。就是站在用户的角度,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我们一直在看分时租赁这种交通出行的方式,在当下中国整个的交通出行解决方案当中,它到底应该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举个例子,现在有专车,可以租车,可以自驾,某种程度上相互之间是有一定的替代作用,中国的交通拥堵又非常严重,还有滴滴这样的业务,从投资人的角度而言,我们首先会关注交通出行这个领域,分时租赁到底应该发挥什么样的角色。换句话说,以我自己个人的看法,可能在需求这一端上来的时候,目前这个阶段先要做减法,哪些是可以做哪些是不可以做的,大家知道运营后面是不断的做加法,就是说你的成本在不断提升,付出的成本不断增多。

换句话说,前面就要想想我这个成本在前端,我是应用在白领的CBD,还是在哪些区域,还是地铁跟园区之间的接驳,从我们投资人的角度而言,我一直在关注分时租赁它到底在场景中处于哪个节点。可能对应大家现在讲的就是单位的经济效益问题,分时租赁有这个网点的效应,但是我们还是在不断的算这个经济效应,通过场景的切入能涵盖多少的场景,最后在经济上处于什么样的阶段。退到2000年左右的时候,大家看互联网,大家也会觉得不赚钱,现在我未必要求你赚钱,但至少未来要赚钱,这是非常关注的场景,这是分时租赁面临的挑战,大家还在尝试,在不同的竞争情况下我的优势是什么样的,哪些场景比其他的解决方案更有优势。举个例子,现在交通出行的解决方案,如果细分的话,比如3公里是一种解决方案,城市内是一种解决方案,到郊区是一个解决方案。最近有一个案子,资本市场也比较关注,包括有一些做校园的,EVCARD在上海做的还不错,做的就是3公里内的解决方案,从资本方的角度而言,大家非常关注消费者的接受程度,应用到分时租赁这个领域,消费者在合适的价格下使用的频次,EVCARD现在的价格偏低,1块钱使用一次,但是它有非常核心的用户,做的就是3公里以内的交通,就是从家到周围的商场或校园,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的增长也很快,但是它的资产的状态和分时租赁的模式也不一样。

最近也有一些新闻,很多为了单车使用方便,就把车锁在自己家的楼道里,这反映出大家对这个产品是非常看好的。回到分时租赁,我们一直在关注,到底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好的地方我们也可以看到,我自己经常出去旅游,包括国外的旅游,国内的旅游,发现到目前为止,原来我们在看分时租赁,到目前为止一嗨也好、神舟也好,传统的租车公司体验非常差,并且车况非常差,甚至有的油门非常松,刹车不好使,车很脏。分时租赁它有它的优势,有它的特点,我租三四个小时,中午吃饭就回来了,这是一个逐步进展的方向。退回到租车这个解决方案本身,我认为可能连分布这样一个解决方案,目前市场上没有很好的方案,神舟做的非常差,但是还是有非常多的需求,从这个角度而言,竞争对手还是比较差的,提供的解决方案还是很不好的。即便有非常便利的分布式的租车的解决方案,我相信很多人还是会非常认可的,以我的经验,很多时候我想租这个车,但是我就是找不到这个车。包括加盟式的体验,这是一个好的地方,也是促使我们仍然做一个VC在持续关注这个领域的原因,就是还没有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我们关注在哪些场景下,能够有它的独特的优势,可能某种程度上切入某些特定的场景,对这样比较重的运营是一个可取的方案吧。

主持:三位之间还有互相提问的要求吗,如果没有我们现场两个提问。

提问:谢谢主持人,我想问马总,马总是跟政策跟的非常紧,总理说了一句话,提到一个关键点,这就是一个风口,宝驾抓住这一定非常好。请问马总,基于宏观方面,您觉得在分时租赁这块未来会有什么样的格局,或者您认为未来会剩几家公司?另一方面,基于国家这种鼓励政策,它会持续多久,最后市场上会对政策有怎样的反馈?

马瑾:在这里讲政治有点风险。是这样,我们为什么要做分时租赁,刚才王国栋也说了这个问题,分时租赁主要是解决城市拥堵,空气污染。车的保有量在大城市现在可以说到极限了,再买车也跑不动了,马路、小区停的车比人还多,孩子们在小区的草坪都被占了,可是还有那么多人摇不号,政府又限牌。现在北京汽车保有量是500万,刚才谁说400万,不对,是500万。按照我们估计的是250万,已经超负荷了,250万辆车城市就不会拥堵了,政府就不会设置很多的包括收拥堵费,这样一来是不是更多人就没有车用了,政府也要考虑这个问题。分时租赁正是因为这个政策下了,让大家不需要自己有车,但是需要车的时候还可以开,短途的三五公里的分时租赁是最适合的,就是在我的小区内,在写字楼,在地铁口,在一些公共场所下,我需要用代步车的时候就可以用分时租赁的满足大家的出行的要求。

所以,这种方式政府肯定是要推的,因为从欧美的发展历程上来讲都是这样的解决方式,从我们来讲,到目前为止除了分时租赁还没有一个更加能够取代分时租赁的解决方式解决短途出行的方式,所以政府现在还在推这块。各部委现在都在学分时租赁,因为我们做分时租赁这个平台,为什么那么多政府都加入进来,明天我们的分享会,包括国家信息中心的,包括各个部委的,他们都会派人来,听说了以后都愿意来听听,包括交通部的课题专门在做这个事,这是一方面。第二方面,根据能源这样一个时代的现实的问题,所以新能源汽车必须是要上的。新能源汽车作为它的属性,分时租赁更容易现实的使用,因为它有便捷性,便宜性,所以新能源汽车就被助力到分时租赁这个上面来。我们也可以说,为了助力新能源汽车的推广用分时租赁,我们一开始做分时租赁,是用油车做的,并不是定位就是给电动车做,但是因为国家有推动电动车的政策,所以我们也就把电动车纳入进来,宝驾平台上电动车和油车的分时租赁都是支持的,没有问题。

从政策这块,我的感觉,克强总理的讲话也好,我透露一点吧,可能互联网大会上要让分时租赁这种出行模式,要在国际上进行展现,这个领导已经给我们安排了。可以这么讲,付强,我们自己在做,政府在看,当政府觉得你做的挺好的时候它就来了,你做不好的时候它不管你的,你做好了以后它也来帮助你推动,政策也给到你。我们自己还是要做一些模式,毕竟这届中国政府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市场的格局,尼尔森跑到我办公室也问我这个问题,那时候滴滴和Uber还没有合并,我说滴滴做的是车和人的资源的整合,它是一个整合系统,它不是一个运营系统,怎么去最大化的整合匹配好,能够实现盈利,这是它未来的方向。但是分时租赁是真正的汽车共享,它就是方向盘共享,就是使用者和拥有者必须是完全的转换过来的,但是滴滴这个是座位的共享,就是我闲的座位顺便带一下你,这个跟汽车共享是两个概念,当然现在市场上都说人家那么辛苦做起来,我们也不要打击人家,我也用滴滴,用Uber,还是很方便的,但是从定义上将,国际上和国内也好,汽车共享的定义,像我们这样的P2P,分时租赁这是真正的汽车共享的概念。所以未来的格局呢,我想眼下受制于社会的诚信体系,所以汽车共享有种种困难,但是我们基于希望,在国家的治理和我们自己的推动下,我们行业内的推动下,包括新浪这么大的媒体,我也拜托你把这个汽车共享好好推一下,把这个诚信体系的环境打造好之后,这应该是主流,就是出行的主流。格局当然就是越做越大了,我们寄希望于未来吧。

主持:时间关系,两个问题都问完了,下面还有一场分论坛,如果大家想跟庞大的姚总和东软咨询的张博士有进一步的沟通我们可以私下里聊,下面进行第二场分论坛,谢谢大家。

点赞|0 收藏|0
免责声明:牛车网是广大网友共同参与的一家汽车行业网络交流平台,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包括专家)均可在牛车网旗下WEB网站或者APP移动端发布文章和帖子,其内容无法一一证实,所以牛车网对这些内容不承担责任。如果网站内容中存在版权和真实性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调查并做相应的删除处理。server@niuche.com
推荐文章
参与讨论

登录牛车网

还没有账户,去注册 第三方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