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限速——很多人的痛!

智选车·2015-05-13 08:44
0 0 0

“智选车”的核心内容是对比选车文章,同时也希望为大家提供更多有价值的精彩内容,因此我们有了Co.哥、西贝哥,今天又多了个壮哥。壮哥是个特别爱思考的汽车人,将来,他会间歇性分享他对选车、买车、开车、用车等方面的思想火花。(有的可能是很好的创业idea)

作者:壮哥

近来,不少好车被撞,引发众人关注。媒体多是习惯性抓热点,整合点信息,赶紧发文,希望借机为自己赚些阅读量,拉点粉。

也有不乏善于思辨,富有责任感的媒体撰文提醒大众开车务必安全第一,不可超速驾驶,为何高速限速120公里/小时是血的教训换来的。对此,本人无比赞同!


但是,在阅读这类文章的时候,总有一种说不出的压抑感。于是也努力思辨了一下,结果找到了原因:限速,与人类追求速度的内在本能是相悖的。


这里,我必须严正申明:本人支持限速,限速是绝对必要的,坚决反对各种非法飙车。


那么问题来了,限速是对的!它又和人的本能相悖,怎么破?

首先来看看我们人类在追求速度上都干了些什么?

让人类最兴奋的一项运动是什么?百米赛跑。跑得快的被称为“飞人”。

光靠两条腿玩命跑早已不能满足人类对速度的渴求了,于是我们有了马,马车,再到近代的汽车、飞机、火箭。由此可见,我们人类始终在不懈追求更快的速度。

汽车,从一百多年前发展到现在,速度不断被刷新,不说那些400多,甚至500多公里/小时的超跑或实验车辆,我们现在日常驾驶的汽车大部分的最高时速也达到200公里以上。


问题是,既然我们被限速,国内最高120公里/小时!我们为什么还要造这么快的车?这不是明摆着浪费吗!(插曲:和一朋友交流此话题是,他的解释是:一、让你具备超速的能力,但要你练就自我控制的强大内心;二、让你具备超速的能力,超速了就可以通过缴纳罚款的形式为国家多做贡献)


我们为什么要造(要买)这么快的车?因为我们内心和本能想要开快的车,而且追求更快的车。因此,尽管限速出于安全的考虑是完全正确的,但是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种被压抑在内心深处的痛。

实中,有几个不超速的?

一般道路限速40公里,50公里,60公里,城市高架路限速60公里,80公里。要是像帝都那样天天堵车也就算了,但是在道路畅通的情况下,完全遵循这样的限速来开车,是一种急死个人的事情。现实中,在畅通的道路上,100%按照限速驾驶的车辆应该不占多数,还有很多是怕被罚才耐着性子慢慢开的,还有些“聪明人”没摄像头时超速,看到摄像头就减速。不信你自己注意观察。

既然规定和现实已经形成巨大差异,很难让多数人严格遵守的话,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考虑更具可行性的解决方案呢,否则就是在掩耳盗铃了。

决方案在哪里?

你也许会说,学德国,有些道路不限速。我不赞同,因为我支持限速。

也有人说,学意大利,把一级高速公路的限速调高至130公里/小时。这个可以有,但最大的缺点还是“一刀切”。

限速可不可以打破现有的模式,不再是“一刀切”?可不可以个性化,差异化?以前或许不现实,但随着科技的进步,现在和将来是可以做到的。抛砖引玉,丢几个想法:

1、根据路况实时调整限速。

实时监测路况,拥堵、雨天等情况下调低限速,畅通、车辆稀少情况下可以适当调高限速。通过大屏幕提示,未来还可以通过车联网对每辆车进行提示。

(示意图片)

2、根据驾驶者的驾驶技术差异化限速。

相关部门(呵呵)建立一套驾驶者技术评价体系。驾驶者可以自愿申请评级,进行技能的实地测试,同时参考驾龄,驾车者违章和事故记录等,评定出驾驶者的相应等级。等级高和等级低的限速标准有差异。


3、根据驾驶者所驾驶车辆的性能高低差异化限速。

相关部门(最好和上面的是同一部门)建立一套评级体系,对车辆的性能高低进行适当分级,需要综合考虑,比如此车动力、刹车、安全配置、每年的车况等进行评定。通俗点说,就是根据车子好坏,允许好的车跑得快一点。

(示意图片)

4、技术层面能否实现?

车联网、物联网现在这么热,大数据、卫星定位、越来越快的无线信息传输,车子很快都将成为一个个移动终端了。以后驾驶者的驾照(或身份证)植入芯片,车辆也有芯片,这些信息都可以实时收集和追踪,结合当前所驾驶道路的路况,通过牛逼的大数据分析处理,即时算出针对某人、某车、某路段的限速信息,发送给此人。DONE!


技术好,车子好的高速上开到140公里/小时也不用担心被拍照了;技术烂的,开着6600万的莱肯也只能开80公里/小时!


画面太美,都不敢想。但梦想总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最后来说说这样做的好处:

1、提升了道路通行的效率,说不定经济学家掐指一算,鸡的屁能拉高几个点;

2、充分体现了相关部门的人性化和精细化管理,收到广大人民的顶和赞;

3、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因为这番改进会产生很多需求,比如市政设施升级(呵呵)、车联网创业、驾驶技能进阶培训等等。


点赞|0 收藏|0
免责声明:牛车网是广大网友共同参与的一家汽车行业网络交流平台,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包括专家)均可在牛车网旗下WEB网站或者APP移动端发布文章和帖子,其内容无法一一证实,所以牛车网对这些内容不承担责任。如果网站内容中存在版权和真实性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调查并做相应的删除处理。server@niuche.com
推荐文章
参与讨论

登录牛车网

还没有账户,去注册 第三方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