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度】再见,小虞会长

文书车云·2014-11-13 08:00
0 0 0

文言今天,69岁的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张小虞走了,这这是一个让很多汽车人感到悲伤的消息。汽车商业评论(微信号:autobizreview)也再今天对张小虞的离世进行了报道。

69岁的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张小虞于今天早上8点在北京友谊医院因病辞世。《汽车商业评论》在此对这位德高望重的汽车界符号性人物致以最深切的敬意和悼念

▎《汽车商业评论》记者 葛帮宁

他走了。

今天早上8点。北京友谊医院。他因病辞世。享年69岁。

在公众记忆里,他最后一次亮相是今年天津泰达汽车论坛期间。那是2014年9月5日,他一如既往地提前10分钟到达现场。甫一落座,便不断有政府和企业代表过来与他握手问候。他噪音宏亮,精神矍铄,丝毫看不出他已病魔缠身3年。

熟悉的面孔,还有似曾相识的场景。于他,却有着更难以言说的情怀。需要提醒的是,他每月都要回医院做例行检查,并接受注射治疗。

2014年10月28日,由他倡议发起的2014中国老汽车人联谊会在北京杏林山庄召开,他因例行检查不能到会,但仍念念不忘老同志们的聚会情况。当月的最后一天,《汽车商业评论》记者到医院向他汇报情况。那是我们最后一次见面,他躺在病榻上,身上插着各种管子,正在打点滴。看起来,他消瘦了很多,身体虚弱,与我们交流时,因为疲倦,他会时不时闭上眼睛。

即便如此,他仍寄语中国汽车自主品牌要自强。其一,不要怨天尤人。他说,国务院已颁布文件,到2020年中国要成为创新性国家。创新性国家需要若干创新性产业,一方面国家有意识,一方面企业有发展根本,任何企业要在国际环境中生存,没有自己的品牌,他怎么生存?

其二,要有信心。他说,不要老去讲国家没有政策,什么公车买得少,什么政策不到位,这些都没有用。有人说,现在自主品牌打到持久战阶段,我的看法是,从战略上讲是持久战,从战术上讲是攻坚战。

其三,不要妄自菲薄。他说,我们有基础,有人才,这60多年没有白干。商用车我们搞得早,坚持自主,市场覆盖得很好。过去几年老说汽车没人才,这十来年,一大批人才已被培养起来……

我们非常抱歉在这样的非常时刻打扰到他,未能久留。那次离开,竟是永别。

2011年8月,他感到身体有些异样,便去医院做常规检查。拍完X光片后,医生直接让他住院——几个月后,他们才告诉他,诊断结果为癌症。综合考虑癌细胞扩散情况和身体素质,医生对他采取保守治疗。

然后是无穷无尽的放疗、化疗、注射、体检和周而复始的循环。我们只知道他这一路走来的些许轨迹,却无从知晓更多细节:如这段历程中的艰辛与历练,希望与失望等。

但当这些繁琐的常态检查结束,约傍晚时分,他仍然雷打不动地坚持阅读助理送过来的报纸和文件,或者打开手机查看重要信息和留言。必要时,他会回电或者短信。

去医院探望他的人很多,除亲戚和同学外,大部分是业界人士。他暂时别离汽车界的这段日子,中国汽车市场不再高歌猛进,汽车制造商几家欢乐几家愁,合资企业稍领风骚,自主品牌如履薄冰,合资自主再惹争议……

但他从来不曾离开。

2012年3月初的一天,他在北京友谊医院的看护病房里,为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主办的“中国汽车50人论坛”做寄语。当天,他着黑色中山装,面对镜头侃侃而谈。他说:“六十年一甲子,中国汽车工业从知天命到了耳顺之年。在这六十年里,我国汽车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现在正处于由大向强迈进的进程中,应该抓住这个机遇,认真反思过去,展望未来……恰逢此时,举办论坛,这很有意义。”

20天后,北京金茂威斯汀酒店,中国汽车50人论坛现场,与会嘉宾听完他这段视频寄语后,无不为之动容。这天晚些时候,他接到了好几个电话,其中既有企业代表,如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也有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的一些老同志,他们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他对论坛的寄语,并祝愿他早日康复。

此后,他又陆续接受了几家媒体的采访,他的名字和图片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平媒和网络上。他仍然健谈,一如既往地“亲媒”,中国汽车工业60年的发展历程,关键时期的关键数字仿佛就印在他的脑海里,因此他总能娓娓道来,他总能信手拈来。

没有人知道他内心深处那份对汽车的情结。这份情结由来已久,并深受其父影响。

他的父亲1931年考上南京交通研究院,毕业后到滇缅公路工作,后升任运输大队长。他1945年出生在四川泸州,后随父亲搬到重庆。从能记事起,家里就经常有司机来串门,可谓从小就对汽车耳濡目染。

抗战期间,海岸线被日本占领,物资进不来,父亲所在运输线成为国民党的生命线——所有同盟国援助物资的惟一通道。从那时起,他就知道,“打起仗来时没有汽车不行(张小虞语)”。

1962年他考入清华大学汽车专业,6年后大学毕业。他想,越远的地方越能发挥自己的才能,便申请去新疆工作。当时中央鼓励每个省都自己造汽车,新疆有3个汽车厂。他的同学中,大部分被分配到一汽、二汽(现在的东风汽车公司)、南汽(2007年12月被上汽集团重组)和北汽等集团,其中有1人去西藏,2人去青海,他则如愿以偿。

初到新疆汽车厂,他什么都干:当过钳工、车工、钣金工;做过汽车装配工;烧过锅炉。“那时人年轻,主要是学习,干什么都是干。别人不上班,我自己上,反正也单身一人。”多年后,他向《汽车商业评论》记者回忆道。

这一干就是10年。

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向大江南北,令人精神一振。这一年,二汽基本建成,已调任机械部副部长的饶斌同志认为,(二汽)生产不能全都在山沟里,因此派专家组到全国为二汽选组装厂。调查到新疆时,饶斌同志的秘书随行。他(张小虞)作为新疆机械厅的陪同人同与专家组对接,“将近一个月,吃住都在一起”。

回京后,秘书立即向饶斌同志推荐了他。他随即被调往一机部。“从1968到1978年一机部没进过新大学,我算是特需”。说的时候轻描淡写,但却是他人生的关键转折点。

汽车局里他最年轻,也是什么都要干:工会福利委员;宣传委员;工会干部等。他给大家买过苹果,买过肉……谁加班加点或出差打算人,他就顶上去……这期间,一段后来经常被提及的故事是:在他的积极推动下,东风汽车重组新疆汽车厂:地方持股25%,东风汽车持股75%。重组后的东风公司新疆汽车厂除生产东风卡车外,还做部分零部件。其产品除满足新疆外,还出口到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等国家。

时光流逝。他从处长做到司长,再到局长,却从来不曾动摇过坚守汽车行业的信念。当年国家计委需要人,托人带话给他,希望他过去,他拒绝了;后来张德林同志调任重庆市书记,希望他去,他亦婉言谢绝;2001机械局撤销,他还不到60岁,本可以换个地方做几年官,但他选择了留下。

“人一辈子只做一件事。”他的理由是,“专业部门需要专业干部,我就留在机械工业联合会,为大家做点事。”

这一干又是10年,他笑称自己已成为“(机械工业)联合会的元老”。

2012年9月1日下午3时,天津泰达酒店一层咖啡厅,这位中国汽车界符号性人物接受《汽车商业评论》独家访谈。

在两个多小时的对话中,他为我们详细解构中国汽车60年产业图景及未来航向,其内容几乎涉及当下汽车产业所有热点问题:汽车合资与自主路线;汽车行业管理机构变革;民企和合资续签;兼并重组以及他的汽车情结等。

我们在此对这位德高望重的汽车界符号性人物致以最深切的敬意和悼念。详细访谈录请见2014年11月15日出版的《汽车商业评论》杂志。

点赞|0 收藏|0
免责声明:牛车网是广大网友共同参与的一家汽车行业网络交流平台,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包括专家)均可在牛车网旗下WEB网站或者APP移动端发布文章和帖子,其内容无法一一证实,所以牛车网对这些内容不承担责任。如果网站内容中存在版权和真实性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调查并做相应的删除处理。server@niuche.com
推荐文章
参与讨论

登录牛车网

还没有账户,去注册 第三方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