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车网 精华 【第14代轩逸拆解】前/后结构篇 两级防护完整/细节设计缺失

【第14代轩逸拆解】前/后结构篇 两级防护完整/细节设计缺失

纯爷们 发表于 牛车网 2019.11.06 10:11

第14代轩逸拆解,分部位解读,今天是第一篇,前/后防护结构。日系车以往的薄弱环节,在近几年的确进步明显,比如防撞梁的设计方面。本次拆解的轩逸,其前部防护结构比较完整,出现了两级防护设计,但是在细节设计上还是有欠妥之处,下面我们详细解读。

拆开前脸的外皮,露出基本结构。最上面的是防撞梁的缓冲层,和常见的泡沫不同,轩逸使用了塑胶材料,效果上和泡沫近似。而下面的副防撞梁(也就是行人腿部防卷入装置)上也覆盖了一层缓冲层,材料是泡沫。此外,我们可以看到,轩逸前部的散热装置,使用了主动散热装置,车辆冷启动时,百叶窗关闭,使得发动机快速升温,温度达到工作值时百叶窗开启,正常散热。

取下缓冲层后,露出了防撞梁的真容。比较罕见的是,轩逸的防撞梁都没有喷涂色漆层,只有防锈底漆层。如此处理虽然并不影响什么,但是的确省下了成本和工序,这个环节的设计者很有节约的能力。不过由于没有色漆层,随着用车时间的增加,较薄的防锈底漆会慢慢被热量和外界环境“腐蚀”,相对于喷涂色漆层的金属部件来说,其使用寿命显然难以保证。

吸能盒结构是配合防撞梁,在发生碰撞时吸收分散能量用的,而为了更好的吸能,一般还会设计吸能盒压溃诱导槽,也就是在吸能盒上“开凹槽”,这样可以在槽内使得撞击力度更好的被分散。很遗憾,我们在轩逸的前部吸能盒上未见到压溃诱导槽。

轩逸的前部主副防撞梁都采用螺栓与车身连接,这也是比较主流的设计。有部分低端车型采用直接焊接的方式,不利于碰撞后的维修更换。

轩逸的后部防撞梁结构相对前部来说,就显得很简单了。只有一个主防撞梁,上面覆盖了一层缓冲泡沫层,拿掉泡沫之后,可以发现金属防撞梁是喷涂了色漆层的,既然后部能做到这样,为什么前部只有底漆呢?

后防撞梁的吸能构造,也是和前防撞梁一样的弓形结构,同样,其后部吸能盒也没有设计压溃诱导槽,碰撞吸能效果会大打折扣。

总结:第14代轩逸在前部、后部防护结构上,总体安全构造比较完整,前部具备主防撞梁和副防撞梁,后部为一道防撞梁,前后杠体都带有缓冲层。但是在细节设计上,吸能盒缺失压溃诱导槽,前杠体只有底漆层。能看出来,设计者想把产品往好了做,但是出于利润的考虑,还是有一些妥协,最终就造成了一个高不成低不就的前后防护结构。

相关标签: 拆车 轩逸
免责声明:牛车网是广大网友共同参与的一家汽车行业网络交流平台,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包括专家)均可在牛车网旗下WEB网站或者APP移动端发布文章和帖子,其内容无法一一证实,所以牛车网对这些内容不承担责任。如果网站内容中存在版权和真实性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调查并做相应的删除处理。server@niuche.com
显示更多评论
下滑加载更多

登录牛车网

还没有账户,去注册 第三方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