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斌:汽车主机厂的市场受到巨大的考验将如何应对?

五道口大叔·2016-04-23 23:53
0 0 0

4月23日由牛车网和汽车智能举办智能汽车沙龙巅峰互动第三场

主题:(汽车主机厂的市场受到巨大的考验,如何应对?如何看待这些风险和挑战?该如何改变来适应这些趋势?汽车工业的模式在未来如何演变?世界主要市场展望,主机厂和供应商在如何行动?)

主持人高斌:车记思维创始人

嘉宾韩鹏:福田汽车品牌策略总监

嘉宾王祎:深圳京龙睿信科技有限公司总裁

嘉宾孟然:北京中科慧眼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

主持人高斌:听了这么长的时间,我想大家都等急了,我们知道今天是一个重要的日子,今天是世界读书日还是莎士比亚去世400周年的纪念日,这个时间非常的重要。我们为什么要说这个事情呢?莎士比亚虽然去世400年了,当时依然在影响我们的思想。但是我们今天在讨论的时候,我们可能面向的也是未来的400年,虽然400年之后的事看不到,但是我们在做的事是能够绝对的影响到未来的400年的。所以首先我来请教一下坐在左手边的韩总先介绍一下自己。

高斌

嘉宾韩鹏:谢谢,其实刚才听到很多从创投界的还有几个创业者的介绍,我感受很深,我是来自于福田汽车的,给福田汽车简单的做一个广告,从销量上福田是中国乃至于世界的第一品牌。所以我们是有很多的交集在里面,对于福田汽车来讲,实际上我们这些年一直在进行智能汽车的一个。我们更多的是代表消费者来做,是从今年年初我们提出来叫做互联网创新社,实际上是从几个纬度,就好像老师讲到,现在中国的和世界范围的卡车,可能是两个方向会更多一点,第一是以美国的车为代表的他们是以降低油耗提高效率,这是一个路线,欧洲的卡车也不一样,他们是一种业内的形式,可能会通过降低风险来提高效率,对于福田汽车来说是实现融合,我们做得更多的是,第一辆车本身发展起来,包括我们的降低油耗,提高燃油效率。同时我们通过福田的管理系统,更多的使得我们的车和人以及我们的货,包括我们的库实现一个比较完整的战略生态链,是这样的一个状态。

嘉宾王祎:大家好,其实我觉得创业团队更加的贴合,我觉得应该换一下。

主持人高斌:没有关系你们的客户都坐在你们的旁边。

嘉宾王祎:谢谢大家我们是一个2013年就成立致力于汽车的车载、汽车的研发方面的公司,初创的团队是北京清华的一个公司,我们的公司在深圳,我们的产品在不断的发展,我们实际上是做HUD的,是汽车智能导航这一块,因为它是结合的产品,所以我们团队从北京带了研发人员和工程师去到深圳科技园,大概是经历了两年半的研发在2015年中第一代产品问世了,到今年年初是给第二代产品做了众筹,这样的一个过程,目前已经到了量产的阶段,今天来到这里也是希望能够得到资本市场的关注,因为我们做了天使和融资现在又到了A轮的阶段,是这样的一个情况。

嘉宾孟然:大家好,我们是来自日本丰田汽车的研究团队,那么从2014年回国之后,我们这个团队就开始做自己的产品,我先介绍一下我们的背景,我们的背景是中科院的博士的师兄弟,然后我们去到丰田汽车研究所,然后在研究所为丰田做自动驾驶,刚才李老师所说的,是我们上的,有一个是上了四线的雷达,那么实际上与谷歌的模式相似,有几个相似的地方,第一个就是高大上,但是很贵,这种东西不落地,但是作为大公司来讲必须要做技术的积累必须要做技术的储备,必须要做品牌运营、品牌营销谷歌也是一样,谷歌的无人驾驶汽车对谷歌品牌的影响是要大于汽车的本身,我们的这个汽车在丰田做了八年,对于64线的雷达等产品都比较了解,回国之后我们把这些东西,首先我们认为不管是刚才所说的造车非常难,十年二十年这个时候大家说成功都很难,那么怎么办呢?要解决眼下的问题,用最低的成本来实现自动驾驶80%的功能,自动驾驶不是节省你的体力而是提升你的安全性。如果我用很低的成本,如果要用1000块钱、2000块钱要搞定80%的功能,中国的老百姓会不会买呢?我们从日本回来之后,把丰田的技术服务器搞成了芯片,我们在芯片里面实现了在丰田我们所带的那个项目的全部的功能,那么这个东西将会是一个很小的产品,类似于我们的行车记录仪,往你的车上标了之后无需安装,那么就可以实现自动驾驶除了控制之外的所有的功能。

主持人高斌:我听出来了,三位都是高大上的,第一是世界第一的车企,一个是清华的团队,一个是中科院的班底。韩总,坐在你旁边的都是你的客户。我想要问一下福田在车联网的基础上是怎么样的考量?是否能够跟我们介绍一下?

嘉宾韩鹏:先说互联网的应用吧,实际上福田应该是在十年之前我们就成立了相关的,我们当时还不叫做车联网公司,是专门和汽车相关联的企业,我们福田有一个目标,它并不是做纵向一体化,更多的是整合资源,所以无论是刚才的陈总还是谁,大家都可以成为福田汽车的合作伙伴,这是第一个,就是说我们正在做,但是我们更愿意做一些整合资源的事情。第二个就是针对刚才所说的无人驾驶,我觉得这让我非常的兴奋,我过来之后,正好我们现在也在一起开会,我们集团的领导在讲,他们还觉得无人驾驶,原来觉得有多么的高大上,但是从实际应用的角度,比如说就像刚才说到的一样,我们觉得商用车领域对于无人驾驶的需求我觉得反而比乘用车更具有现实意义,因为乘用车最核心的一点是消费资料,商务车是生产资料我们是要挣钱的,但是挣钱怎么样做呢?我就要最小的成本最大的产出,我会通过自动驾驶这些都是可以实现的,这些可以实现的话,那么我们就可以大大的节省相关的运输的成本和人力的成本,原来我们认为几百万没有事,现在我觉得是看到曙光了,尤其是最近我也知道很多的企业在推,有的企业推得更多一样,商务车的企业里面,长安有一个车过来,也非常的有趣,在推广的时候,前后左右都有自己的车,所以说我觉得对于我们来讲,对于福田汽车来讲,实际上我们并不是有很强的能力,我们也是国企不是上市公司我们没有那么多得钱去砸,但是我们更多关注的是可以实现产业化的,更多的实现商业化领域的角度,我们更愿意去涉猎。那么就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们马上是5月初就要和清华大学,全球首批百台的轻燃料电池会正式的销售签约,这种真正的车、环保的车会出来。福田一直以来做得更多的是,不仅仅是产业化的内容,更多的来讲是实现了对消费者的变现,实现了商业化的运营。

主持人高斌:我先透露一下王总是特意过来参加我们沙龙的,我们这个沙龙还是很有吸引力。我想要问一下,王总现在做智能硬件看起来是一个很大的风口,自己也有信心能够把创业的产品做好,但是我们真是没有特别看到在市场上有特别亮的产品,都是同质化的,王总你们的公司怎么样有这样的信心说,要把这样的产品做到最好?占到市场份额最大化的想法呢?

嘉宾王祎:确实是这样,这个硬件产品,确实是我们在2年多的研发的过程当中,也是挖了很多的坑,我们这个年纪也都是属于二次创业和三次创业了我们拿出自己的钱投了400多万来做这个项目,这个过程当中,也是涉及到所做的天使的投资和看好的团队,在这个过程当中,必须要静下心来一点一点的做,因为做这一行是没日没夜的干。因为硬件类的产品光说没有用的,你要用,所以我们第一代产品是2015年6月份出来的,我们在哪里做了全球的首发,当时是财经频道过来报道,后来我们又量产,就是我们感觉到这个产品还是有很多的问题,包括它的高低温的耐热性,放到车上和办公室完全不一样,所以我们又重新的进行了二代产品的研发,我们把光源的部分,我们创始的几个同学,是清华毕业的我们把光学重新的做了整合和设计,从以前PLD的又变成了TST的,现在就变成了从40度到正105度,现在我们的产品,我们自己感觉到在同行业里面来讲,就可以说是比较好的,这是从产品的形态上能够感觉到拿出手的,之前有韩国的团队过来,现在我是从诉求切入的,他们说拿到几个创业产品去测试,我是通过他们所有数据的惟一一个公司,这是我来之前签的合同,这是有这样的一个阶段,所以影片产品在研发的时候,真的是非常的不容易,所以我们现在要排除很多的干扰,我们会请到优秀的研发人员一点一点的来弄,包括硬件和软件上的配合,所有的都是自主研发的,没有一点是用别人的,其他我们也有了解到,我们实际上是自主的来做的,没有外来的,这么的一个情况。

那么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说到车联网我们是希望通过我们的智能硬件产品,通过它的切入来打开这个风口,我们是这样想的,但是现在我们的产品数量不是很多的情况下我们没有给投资人说很多,我们是希望通过我们自己卖出了相当的数量的积累之后再去讲下面的故事。

主持人高斌:创业都不容易,都是二次三次创业了,没有四次的,在这个团队里头?

嘉宾王祎:现在是挺难的,现在我们已经结束了,也融了1000万,是深圳这边的公司来投的,我们自己也是投了200万、300万。

主持人高斌:我也想要说一下孟总,因为无人驾驶技术是非常热门的技术,刚才李老师在讲台上也讲了,两种模式他最看好的是谷歌的模式。我大概的看了一下,说到所谓的5个以外他都说还好,他说包括所在的丰田,之前所在的丰田,那您是怎么来看待无人驾驶这个技术的?或者说反驳一下李老师的观点。

嘉宾孟然:正好您问上了,你不问我也要说,李老师讲得非常好,我觉得把智能驾驶、无人汽车基本的概念基本上都讲全了,讲得很细致,但是必须要更正两个概念,第一个概念就是世界上无人驾驶做得最好的是谷歌和丰田,为什么大家不知道丰田其实行业内的人都知道,为什么行业外的人不知道?因为丰田做运营的工作做得很少。谷歌赚钱的方式是互联网,丰田赚钱的方式是互联网它的技术非常的赚钱,它做技术和品牌营销,对它的品牌无意义,和谷歌和乐视增值的方式不一样。第二个就是李老师讲的非常好,但是没有做优劣的对比,但是我给到一个优劣的对比让大家共享一下。

我们做产品第一个要考虑的是性价比,刚才李老师说,64个雷达很好,它说的是性能。64线的激光雷达,我们就说64个的激光雷达当然好,一个人站在哪里,64线的激光打过去之后有64个数据过来,对于我来讲它的可靠性是非常高的,但是我打过去的你跳了一下我就打不到你,打不到就可能会发生碰撞,甚至于以后的128线的激光雷达是一样的,一个波打过去然后去返回,然后来计算距离。我们知道停车杠是怎么样弄的吗?你一个单线打过去是打不到这个杠,这个时候就会发生碰撞所以64线的雷达非常好,还有一个价,64线的激光雷达比单线的要贵上几十倍,你用了这个雷达之后比你的车还要贵。所以你看斯巴鲁、丰田、谷歌还是百度,他们有一个大犄角,我觉得噱头的东西要大于实用的价值,因为那个就相当于是一个宝马,咱们谁买车?会把一个宝马7系的产品会去做自动驾驶,那么你的体力有这么金贵?有没有这么值钱?所以我从丰田回来之后就是要砍掉这个犄角,64线的雷达是不一样的。我们来看单线的激光雷达,它的缺点是遇到黑色的时候,反射是没有的,或者说很弱的。还有就是激光雷达的穿透能力很弱。辅助驾驶提醒做了没有错,但是自动驾驶一旦出事了全球皆知,你碰到一个很简单,一下就过去了,所以这就是不一样的,所以单线的激光雷达很便宜,大概从1万到5、6万不等。我们在说毫米波,穿透的能力要大于激光雷达,但是对动物不敏感,探索不到波,但是在路上最要命的就是人命。还有就是我们单个的摄像头怎么样弄呢,先做一个库,先做识别,这是一个桑塔纳,它有一个估算的距离,它的优点和缺点都有了,优点就是便宜,劣势是搞出来不准,因为我是估算,我把桑塔匹配错了就麻烦了。还有是双目和人眼是一样的,通过视差来测量具体,这个是我们砍掉之后剩下的模块,所以我们只做双目,我们把双目做成可以取代激光雷达的唯一的传感器,把这个东西用在车上了。优点是便宜,缺点是什么呢?就是目前还没有发现,所以就分享到这儿。

主持人高斌:那我想要问一下孟总,从贵公司现在的产品上来看,有类似的这样的一个竞争对手有哪些呀?

嘉宾孟然:现在在世界上,咱们不说双目,就说做成一个非常好用的公司,中国是没有的,一个做双目非常好的公司正在做研究,还有一个公司是地平线(音)就是给汽车做配套的公司,还有一个是我们把产品做出来了,马上要配置到国内的几家互联网的公司。互联网公司大家都知道做智能硬件的只有那么几家,360、乐视、小米,具体是哪些我就不去透露了。

主持人高斌:你说智能硬件还有智能导航,有的人对导航意见特别大,大部分人都使用两个导航,一个叫百度一个叫高徳的,北京的路非常的堵就把他们导到那个路上了。

嘉宾王祎:我们现在的终端是根据SDK去做的定制,但是现在也是您刚才所说的问题,所以我们在给用户推送的时候,比如说我现在是能够让他优选,第二是时间最短,就是可以选择一下线路,然后在投射上来的所以也是基于这两个情况。您的那个是ADS吗?因为我们下一代是要集成ADS核心的技术,是这样的一个方式。

主持人高斌:谢谢。刚才海总听完这么多之后,是不是希望能够集成到一些在这些方面走得非常先进的企业?我们现在听到二位老总讲到你的启发是什么呢?

嘉宾韩鹏:因为过来之后,其实是抱着学习的态度过来的,因为现在互联网汽车发展得非常快,尤其是刚才也有几位讲到了,不是做汽车的,就是跨界进来的,其实对我们的触动还是很大的,这个触动不是说我们的销量受到多大的影响,特别是针对我们做商务车的没有影响,但是我觉得快捷的思维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尤其是对于前瞻技术的研究,对于上车车来讲,我们一直在讲生产资料,用户买了车是要赚钱的,其实我们现在更多的就是在哪里呢?客户买了一个车之后不仅仅是买了一个运输的工具,不仅仅是一个出行的工具,更多的是提供了一个出行的解决方案,以及这种物流的运输的解决方案。刚才也专门讲到了,其实就是解决了短途出行的解决方案,因为现在大家都在讲,关键是你的产品为核心的方案怎么样来做,刚才听到两位讲,非常的受启发,包括无论是导航也好,我是从北边过来的我在用百度地图,滴滴司机就说这一条路特别的堵,滴滴司机用的是高度的思路,我们的路都不一样,就特别的纠结,发现哪里是绿的,到哪里的时候就变成黄的了,我们真的愿意在这个方面做一些尝试在无人驾驶上,这样的尝试距离商业化运营更远。但是在产业化开发的角度我们希望能够把最具前瞻力的,我们所说的智能硬件能够平移到我们的车上,能够给客户提供系统的解决方案。

主持人高斌:无人驾驶和车联网的技术在商用车上,可能是先实现,所以做乘用车的都不敢上台来讲,我想问一下,刚才就说到,我们做了一个判断,刚才在说到,包括谷歌,包括其他的公司,包括丰田什么的,在2020年到2025年实现无人驾驶这样的一个突破、应用,那么从结合各位自身的行业来看,大家来分析一下有没有可能?

嘉宾孟然:我在日本做了八年,我觉得4个问题必须要说,第一个就是中国的无人驾驶绝非日本和美国的无人驾驶,我不是不爱国,我只是说通过的道路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所以车道线有长的有短的,甚至有没有的,标牌有大的有小的甚至还有没有的,甚至还有错误的所以在中国做无人驾驶的难度要远高于日本和欧美。第二个概念无论是日本还是欧美还是中国现在没有非常完美的传感器在,包括我刚才所讲的所有东兴,如果把双目用做无人驾驶的话是不完美的,但是用做无人驾驶是OK的。第三个概念就是所谓的无人驾驶,我刚才和台下的嘉宾还在探讨无人驾驶不是要达到人工智能的水平而是要超过人工智能的水平,如果1万个人每年出一次事故,无人驾驶汽车一定要做到100万、1千万每年出一次事故才可以用,如果相当于人的水平是没有用的机会的。这是第三个概念,为什么?因为你出了事故之后,全世界都知道,出事故之后都不会用了。第四个概念就是还要有法律一关一关的去做,法律要认可你,人要去开车我首先要有驾驶照,这个是怎么样来的?是通过各方面的考试,这个东西用在机器上不是一、二年的技术突破之后法律就可以同意的,所以法律这一块是必须要长的,但是我们必须要起步,否则十年之后就没有机会,所以我们去想一下无人驾驶什么时候实现呢?我觉得十年之内实现不了,甚至会有更长的时间,但是我们必须要从现在去起步,要不然十年之后回头一看还需要再十年。

嘉宾王祎:我们了解到很多的团队都进入到无人驾驶的研发之中其实是很好的事情,大家能够且新协力的,这确实是潮流的方式,时间不是大事,我觉得还是能够,中国的情况确实是特殊一些,不过也是会通过大家的努力和整合应该会有更快的改善。

嘉宾孟然:从商业化运营的角度来,初步的想法,十年之内无人驾驶的商业化、规模化比较难。如果是比较乐观的估计,我觉得可能在一些局部的路段上,根据市场的发展,在局部的路段上可以实现一部分的无人驾驶或者说更显示的辅助驾驶会更合适一点,这当中最核心的还是要回到原因,为什么要做无人驾驶?因为是和国情相关联的。

主持人高斌:三位所讲的,正是本次沙龙的主题,就是让汽车变得越来越聪明,无人驾驶可以实现,但是汽车的终端也变得越来越的聪明,在汽车智能这方面,中国的汽车业也好,还是其他的企业也好包括互联网企业,其他的上市公司路是一定要走的,包括我们这样的一个国家,比美国、比日本可能更迫切的需要无人驾驶自动驾驶的技术来提高我们道路交通的管理水平,来提高城市资源的分配,今天的这一场对话就到这里,谢谢三位。

观点:让汽车变得聪明来提高道路交通的管理并整合城市资源是智能汽车未来发展的方向。

点赞|0 收藏|0
免责声明:牛车网是广大网友共同参与的一家汽车行业网络交流平台,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包括专家)均可在牛车网旗下WEB网站或者APP移动端发布文章和帖子,其内容无法一一证实,所以牛车网对这些内容不承担责任。如果网站内容中存在版权和真实性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调查并做相应的删除处理。server@niuche.com
推荐文章
参与讨论

登录牛车网

还没有账户,去注册 第三方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