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52期  点评一周车界大事

文书车云·2015-01-20 08:22
0 0 0

 文言又是苦逼的周一,我们来交公粮了,一起来看看这周车市都有哪些重要新闻值得关注。

1.宝马首款插电式混合动力车530Le上市,售69.86万元

2015年1月15日,宝马品牌旗下首款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华晨宝马530Le在上海正式上市,官方指导价为69.86万元。新车可享受2015年国家为新能源车型提供的3.15万元购车补贴,同时免征购置税,还可以获得各地方政府的现金补贴和享受牌照优惠政策。

点评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迅速崛起,以及国家相关政策的大力扶持,各大车企纷纷在华引入新能源车型,而宝马显然是其中的领先者,比如纯电动的i3和i8,如今又推出了搭载eDrive插电式混合动力的BMW 530Le,使得宝马的新能源车型整容更为强大,未来伴随华晨宝马研发实力的不断提升,相信会有更多搭载全新技术的宝马车型诞生。

2.北美车展开幕:美国汽车业复苏迹象显露

2015年北美国际汽车展于1月12日在美国“汽车之都”底特律开幕,本届北美车展无论从参展商数量到新车首发规模都创下了近几年的新高,也显示出美国汽车工业复苏的迹象。车展首发的新车以SUV和性能车型为主,凯迪拉克CTS-V、福克斯RS、全新MINI JCW、雷克萨斯GS F等性能车型首次亮相;SUV车型方面,最大的看点则是奥迪全新一代Q7和奔驰GLE Coupe广汽传祺作为中国唯一参展品牌,以全新紧凑型SUV传祺GS4亮相北美展台。

点评作为世界五大车展之一的底特律车展,本想在2015年初大干一场,却被拉斯维加斯CES展的“梦幻之秀”抢去了不少风头,随着移动技术的深刻变革,车企巨头们纷纷选择在CES祭出最新的汽车技术“重拳”,来吸引年轻的消费人群,而北美车展似乎显得被冷落了。但随着美国汽车工业的复苏,底特律车展也逐渐回顾正轨,相信未来的底特律汽车将会重新拾回当年的辉煌。

3.降幅5%-25% 奔驰下调国内售后配件价格

目前,奔驰决定调整国内售后配件价格,在原建议零售价基础上下调5%-25%。新一轮的厂商建议零售价格调整全面覆盖所有奔驰乘用车车型和各种零配件,全国所有授权经销商网点都将执行全新厂商建议零售价格。此次价格调整的优惠幅度将达到5%-25%。调价后,如梅赛德斯-奔驰E级车电子喇叭的降价幅度达到8%,而C级车减震器的降价幅度更是高达25%。

点评奔驰的售后服务价格昂贵,一直是奔驰广受诟病的一个槽点,而高昂的零配件,更是使不少有意向购买奔驰的人望而却步,转而投向其竞争对手的怀抱,这次奔驰对国内售后零配件的调价,意味着奔驰将正视售后价格畸高的现状,并力推改革,让售后价格回归理性, 如此一来,不仅是对奔驰售后服务板块的规范,还会减少车主在用车环节的抱怨,更有利于拉动销售。

4.奥迪求购“Q2”与“Q4”商标遭拒绝

目前,奥迪公司希望向FCA(菲亚特-克莱斯勒)集团购买“Q2”和“Q4”这两个商标的使用权,但是FCA集团拒绝了奥迪公司的请求。FCA集团旗下的阿尔法•罗密欧公司持有的“Q2”和“Q4”商标被应用在多款车型上,如阿尔法•罗密欧GT Q2车型以及阿尔法•罗密欧159 Q4车型。奥迪公司希望从FCA集团手中购买这两个名称来命名其未来推出的跨界SUV车型。

点评一位互联网大佬曾经说过,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我们的商标,奥迪出了Q3、Q5、Q7,而Q1、Q6、Q8、Q9的效果图和谍照也时常见诸报端,结果Q2、Q4被抢注,Q系列命名的连续性面临腰折,奥迪显然没保护好自己的眼睛。有奥迪这样的前车之鉴,自主品牌在做产品系列规划时,应该有长远的目光,尽早梳理自己的产品命名体系,提早把命名体系下所有的产品名进行商标注册。

5.车企腰斩2015年销售目标

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汽车销量增幅或将就此告别两位数的疯狂增长阶段,逐步回归理性,在车市增长放缓的环境下,不少车企也开始调整2015年销售目标,包括丰田汽车、神龙汽车等汽车企业2015年的目标增长率仅为2014年增幅的一半;北京现代2015年目标增幅为3.5%,不足2014年同比8.6%增幅的一半;东风雪铁龙2015年的销量目标是35万辆。比之前预期的40万辆目标,足足缩水了5万辆。

点评车市整体增量趋缓,影响了不少车企下调目标增幅;而诸如韩系、法系等品牌在过去的几年中经历了高速发展的追赶期,在销量不断飙升之后,提升品牌溢价能力正成为他们下一阶段更为关键的任务。在我国车市告别两位数的高速飙升之后,车企也将借此进入深化调整及品牌升级的全新阶段。

6.出租车个体化或为改革方向

打车软件、专车等新方式和新业态,对传统出租车行业的冲击日益显现,尽管不少“专车”被官方判为“黑车”,但面对出租车数量不足,市场需求越来越旺盛的情况下,出租车体制改革已经势在必行。不少专家表示,出租车行业存在政府的行业划分和特许经营,使得坚持行业保护成为惯性,而目前的“专车”争议,正好是出租车行业进行改革和打破垄断的契机,改革的一大方向应该是回归个体,适当地增加个体化经营。

点评出租车体制的改革,不论怎么改,新的出租车管理体制都要让管理公司、司机、消费者的利益最大化,形成一种风险共担机制,使得消费者不再感觉打车难,打车贵,服务差,出租车司机也不再抱怨份子钱过高,活难拉,希望出租车改革能实现各方利益的共赢。

点赞|0 收藏|0
免责声明:牛车网是广大网友共同参与的一家汽车行业网络交流平台,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包括专家)均可在牛车网旗下WEB网站或者APP移动端发布文章和帖子,其内容无法一一证实,所以牛车网对这些内容不承担责任。如果网站内容中存在版权和真实性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调查并做相应的删除处理。server@niuche.com
推荐文章
参与讨论

登录牛车网

还没有账户,去注册 第三方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