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根“针”就让宁德时代坐不住了

今夜·2020-05-28 16:31
1 0 0

故事的开始还要从一根“针”说起,起因是3月29日,比亚迪在刀片电池发布会上对三元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和刀片电池进行了针刺实验,根据视频显示,面对针刺穿透测试,刀片电池在穿透后反应为无明火,无烟,电池表面的温度仅有30-60℃左右。


而三元锂电池的测试结果就比较糟糕了,这也引发了大家的关注,毕竟目前大部分纯电车型使用的都是三元锂电池。而最近很多网友也关注到比亚迪和宁德时代在网络上展开的“隔空对话”。


5月11日宁德时代的年度业绩网上说明会上,有投资者询问宁德时代在电池安全检测上的工作和关键措施问题,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的回答很有深意,其中有一句话这样说道:“有人把滥用测试的通过等同于电池安全”。明眼人肯定看得出是在指比亚迪刀片电池的针刺试验,随后也在网络上引起了热议。


就在当晚,比亚迪销售副总经理李云飞在微博表示:“不服?那也来扎一下吧!针刺是难度最大的,堪比登珠峰!”

其实在更多人眼中,电池的针刺试验还是很具有说服力的,就像汽车碰撞测试一样,用真实标准的场景模拟碰撞发生的现场,用户可以最直观的看到车辆安全系数,通过针刺试验也能看到电芯发生短路时的状态,所以有必要去做。大多数网友也非常期待宁德时代能够也把针刺试验的过程和结果向大家进行展示。


5月21日,一位名为@小鱼锂电的微博博主发布了一条微博,并附带了一段针刺试验的视频,测试的电池型号为宁德时代811三元锂电池,电池容量234a,电压4.2v,穿刺钢针直径7mm,穿刺速度25mm/s,按GB/T 31485标准的要求进行针刺测试。视频中可以看到宁德时代811三元锂电池在遭到穿刺后迅速起火,随即发生爆炸。至于这微博主针刺试验的专业性我们暂且不提出评论,但该电池发生局部短路后导致热失控的反应确实很不理想。

说完故事的起因和近期热议的话题点后,我们先休息一下,我先告诉大家到底什么是针刺试验,针刺试验到底有没有意义,随后我们再往下讲故事。

#什么是针刺实验,该实验又有什么意义?

安全性是人们使用锂电池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对于锂电池安全测试试验而言,针刺实验是最为复杂的,这是因为整个锂电池的能量都会通过内短路点在短时间内快速释放(最多会有70%的能量在一分钟内释放),导致温度在短时间内急剧上升,从而可能导致热失控进而发生起火。针刺测试,将充满电的电池放在一个平面上,用直径为2-8mm的无锈蚀钢针以10mm/s~40mm/s的速度来刺穿电池,随后观察被刺穿的电池有怎样的反应。


这里重点要说一个问题,在三元锂电池的针刺实验中,各款电池均会出现冒烟、漏液甚至起火爆炸的现象,因此只是看哪个电池被刺穿后反应更小。

#宁德时代开始自己做实验发视频了

面对大批网友对三元锂电池的质疑,宁德时代确实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毕竟种种迹象都好像是在给自己的产品指出漏洞。于是在5月22日,宁德时代发布了一条微博,内容文字部分如下:是什么阻碍宁德时代做针刺测试?是技术?是体制?是巨头的面子?不,是钢针!


值得一提的是这条微博下方还附带了宁德时代自己进行针刺试验的视频,然而这段视频瞬间引来争议。首先,该视频的清晰度让我回想起摄像头下的小霸王游戏机,当然这里不适合说矫情的事儿,我们来看视频内容。视频中钢针并未刺穿宁德时代三元锂电池包,也就是说钢针是无法刺穿电池外钢板的。宁德时代大致想表达的意思也就是:什么钢针不钢针,刺都刺不进去怎么可能起火?


大批网友觉得宁德时代在“挑战智商”,针刺试验的目的我们已经在上面为大家进行了解析,说到底这样的试验越多,电池的安全性才能得到提升,至少有了这些实验才会对电池厂家起到一定约束作用,用户用车的安全性也是直接成正比的。宁德时代显然是在避重就轻,大家关心的是三元锂电池被刺穿后的连锁反应,想看的是试验,而不是钢板厚度的问题,钢针理应刺向电芯而不是电池包,这么做就是混淆了测试概念以及测试本体。


5月23日,宁德时代再次发布了刺穿试验的视频,该试验中采用的电池为5系三元电芯和一款8系三元电芯,针刺之后观察一小时均未发生起火和爆炸,不过有大批网友表示质疑,因为该视频模糊不清,并且也并不能确定将电芯是否彻底击穿,且在公布的检测报告上进行了大量马赛克处理。

第二条微博中网友关注的焦点是刺穿试验的视频,而很多业内人士也把目光放在了这条微博的文字上,“宁德时代早在2017年就已掌握三元电芯通过针刺测试的技术,但是为什么没有推广?通过针刺测试=电池安全吗?”


5月24日,比亚迪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云飞在微博中详细列出了5条关于针刺试验的测试条件和必要性。另称“刀片电池自3月底发布至今,也只是客观地讲述各种电池的品类特性和优点劣势,三元电池不安全等,这些都是行业共识和常识,没有提谁,也从未针对过谁!”

很多网友也纷纷进行评论,如果从刀片电池的刺穿试验开始往下分析的话,比亚迪确实是无辜的,毕竟导致问题持续发酵的,还是从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回答投资者问题时开始的。其实如果宁德时代这段时间公布一段完整且严格执行刺穿试验要求的实验视频,远比这两次的微博内容更有说服力。


5月26日@小鱼锂电又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对宁德时代针刺测试认证书上的数据表示怀疑的态度,认为本应该能量密度占优势的三元锂电池,在报告中的能量密度数据变低且不适合商用,认为宁德时代有应付测试的嫌疑。

#电池单体针刺测试已经不是必选项了

5月12日,国家发布GB30381-2020《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删除了电池单体针刺测试,增加了电池系统热扩散试验。新的要求提出电池包或系统在由于单个电池热失控引起热扩散、进而导致乘员舱发生危险之前5分钟,应提供一个热时间报警信号。新标准也对热扩散试验给出了两种触发热失控的推荐方法,就电池包或系统中的电池单体,一个是加热触发热失控,另一个就是针刺触发热失控。制造商可以任选其一,也可自行选择其他方法来触发热失控。

#那么到底什么电池最靠谱?

目前市面上运用最广泛的车用动力电池有三元锂和磷酸铁锂两种,根据5月22日发布的第333批《公告》车型来看,搭载磷酸铁锂电池的车型占比只有24.49%,更多的车型选择的还是三元锂电池。


其实客观的说三元锂电池的制造成本还要更高一些,而且这两年频繁发生的电动车起火案例中,基本上都是三元锂电池再燃而引发的,那为什么大家还愿意用呢?因为在能量密度方面三元锂电池有着一定的优势,简单来说就是更有利于突出车辆的续航,毕竟选择纯电车型的消费者往往会对多出来的几十公里续航看的比较重。相比三元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安全性更高、循环使用寿命更长、成本也更低的特点。既然有这么多好处,那为什么磷酸铁锂电池用的这么少呢?原因就是能量密度普遍较低,但实际想解决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密度较低的问题,难度还是非常大的。

#比亚迪的“刀片电池”是否也是噱头?

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就是磷酸铁锂电池,它之所以在今年很火的原因一是通过针刺试验后温度保持在30-60℃之间,二是除了安全系数更高以外,电池能量密度也很ok,体积比能量密度的提升幅度高达50%。换句话说,使用“刀片电池”的车型电池容量可以被提高50%,从汉EV的最终的综合续航表现(605km)就可以看到结果了。


至于为何要叫“刀片电池”呢?实际是比亚迪开发的长度大于0.6米比较细长的大电芯,像“刀片”一样插入到电池包里面。而传统电池包是采用“电芯-电池组-电池包”的层级组装方式,各种结构件和附加组件占据了较多空间。刀片电池采用了“电芯-电池包”的层级组装方式,电芯本身就是结构件,而且电芯厚度仅为13.5毫米,就像一个刀片的宽度,相比传统造型的电芯有效增加了空间利用率,电芯具有足够大的散热面积,可将内部的热量传导至外部从而获得更好的能量密度。

#写在最后:宁德时代坐不住的原因是什么?

前文中所描述的一系列事件通通为5月12日报告之后发生的,那么既然针刺试验已经不是必须项,为啥还要一直纠结这件事呢?我认为这两家公司在技术路线上选择的不同也成了主要原因,不过作为用户,我希望厂家能把所有能想到的、关于安全方面的测试全部做一遍边,并且把结果做到透明,这样大家才能最直观的感受到电池的安全性。在围绕穿刺试验展开的这一系列事情中,宁德时代显然是最先坐不住的,接连两次让大家不知所措的微博内容虽然想要表达不同观点,但结果却放大了大家的质疑。

至于宁德时代坐不住的原因嘛,首先从2016年起宁德时代就已经是客车用磷酸铁锂电池最大的供应商,到如今国内装配宁德时代三元锂电池的车型比比皆是。作为供应商,要给多位客户一个合理的解释,毕竟影响的不只是宁德时代这一家公司,搭载旗下电池的车型也会受牵连。其次,这两年出现的电动车起火案例中,确实经常能见到宁德时代电池的身影,所以也要避免把安全问题推到风口浪尖上。最后,一个穿刺试验的背后可以严重影响一家上市公司的很多方面,最敏感的可能就是股价了。

总的来说,最近因为针刺试验发酵出的一系列进展,作为消费者的我们看个热闹就好,还是希望两家公司能够在技术方面不断进行突破,但提高性能的同时一定要把安全视为出发点,如果连最起码的用车安全都保证不了,有再好看的账面参数也啥也不是。

点赞|1 收藏|0
免责声明:牛车网是广大网友共同参与的一家汽车行业网络交流平台,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包括专家)均可在牛车网旗下WEB网站或者APP移动端发布文章和帖子,其内容无法一一证实,所以牛车网对这些内容不承担责任。如果网站内容中存在版权和真实性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调查并做相应的删除处理。server@niuche.com
推荐文章
参与讨论

登录牛车网

还没有账户,去注册 第三方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