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起底Faraday Future,贾跃亭的汽车能否如约而至

阿尔法·2017-02-13 09:49
0 0 0

FF又遇到问题了?

在今年的CES展上,Faraday Future(法拉第未来,以下简称“FF”)首款量产高端电动汽车FF91终于曝光在镁光灯下,这款定位高端、对标特斯拉、充满未来感的电动汽车被消费者寄予了很高的期待,虽然在CES展上没有允许媒体公开车辆内部的细节拍摄,不过单从已经曝光的外形设计和基础体验来说,也算是给消费者带来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然而就是这样的一款车型,在发布之后依旧饱受质疑,质疑的焦点就是能否“如约而至”,例如在前几天美国内华达州北拉斯维加斯市的一名官员向路透社记者透露,FF公司建设的内华达汽车制造厂规模将在原定计划下大幅度“缩水”:原本计划占用300万平方英尺(约27.8万平方米)土地建设的工厂将缩减为65万平方英尺(约6万平方米),相应的,工厂年产能也将从计划的10万辆减至1万辆。

这种言论对于企业来说,显然是重大负面消息,因此紧接着FF官方和贾跃亭就火速辟谣,表示“FF工厂不仅不会缩水,而且还会全力保证FF 91的按时交付。期待三月底的抢购吧。”

这一来一去的爆料和辟谣,我们可以理解为是一种营销,但是当这种负面新闻发生在FF身上时候,仿佛就多了一些可信度,至于原因,就是这个企业和舆论焦点贾跃亭先生有太多的联系。

对于FF这个企业来说,近期发生了很多事情,我尝试理清这个企业近期发生的一些变动,以看清这个企业真正的运营情况以及未来的发展态势。内容较多,我们慢慢来讲。

Faraday Future是什么公司

首先,FF是一个什么样的企业?这是一个实打实的初创企业,创立于2014年中旬,首次曝光在媒体面前的时间是2015年7月,刚开始十分低调,然而后来此企业和中国企业家乐视总裁贾跃亭千丝万缕的联系,让FF无法再低调下去。当媒体逐渐挖掘出贾跃亭对FF的控股,美国媒体还披露了FF的注册文件,该公司去年5月注册时的名字就是LeTVENV。无论是乐视控股还是FF都无法继续隐瞒下去,最终衍生出两家企业全方位的战略合作,渐渐的也不再避讳这个问题。

这家诞生于硅谷这个科技圣地,先期显得十分神秘又土豪,FF的目标是制造出对标特斯拉的高性能电动车,为了这个目标,豪华团队是必不可少的。据说FF开出了远高于同业的薪酬,吸引了一大波背景显赫的人。简单罗列目前FF官网可查的高管团队:

· 研发与工程高级副总裁Nick Sampson,曾担任过特斯拉的董事,特斯拉Model S的机械和底盘工程师。

· 设计负责人Richard Kim:曾在大众集团加利福尼亚设计中心的负责带领奥迪宾利保时捷特殊项目&集团设计团队;2008年,Kim是宝马i团队的首席设计师和创始人之一。

· 全球制造副总裁Dag Reckhorn,曾在特斯拉供职,期间Reckhorn组建汽车制造团队,成功获取特斯拉Model S第一年投产所需的全部设备。·全球供应链副总裁Tom Wessner,曾在Model S项目的产品开发关键时期在特斯拉汽车担任采购总监。

· 人力资源副总裁Alan Cherry,曾在应用科学创业公司皮卡罗(Picarro, Inc.)担任人力资源副总裁。 在此之前,Alan在特斯拉担任了近五年的人力资源高级总监。

· 动力系统副总裁Peter Savagian,曾在通用汽车担任电力传动和新产品开发总监。

此外还有更多汽车领域资深人士的加入,对于一个新创企业来说,如此豪华的阵容显然拥有显赫的背景才能支撑,而这个背景就是中国的互联网企业乐视控股,准确的说是贾跃亭先生,这也和乐视生态中造车这一环成功匹配。仔细想一想,如今中国资本全球化的背景下,以BAT为首的中国互联网企业逐渐走出国门进行全球布局,乐视在美国投资一个高端造车企业也比较容易理解,毕竟高性能电动车在美国硅谷创立依旧有着技术上的优势。如果在考虑到“洋品牌”的加成,这一切看起来也都十分合理。

在各种强力因素的夹持下,这个创立仅不到3年的企业,在今年的CES展上展出了自己的首款量产电动车FF91,要知道特斯拉走到如今这个局面也经过了10年之久。不过FF的故事并不是我们想象的“好学生一路轻松应考”,反而经过了万千坎坷。

近期遇到了什么问题

FF究竟遇到了什么问题呢?总结起来就是就是一个字,钱!

前面已经提到,高薪聘请人才、大规模建厂生产企业、高额的研发费用等等,我们可以很轻易的计算出FF有大量需要资本支撑的项目,强如马斯克也是在自己的三大家业中周旋现金流来支撑“移民火星”梦想,可以想象现金流对于FF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而FF的资本来源的最大依靠就是贾跃亭,贾跃亭经营的乐视控股有怎样的问题后文再谈,我们仅看FF在最近经历了哪些“磨难”。这些磨难几乎是从2016年9月开始潮涌而出,而争论的焦点一直都是FF在美国内华达州的工厂建设问题。

据“PingWest品玩”的一篇文章总结,“内华达州,北拉斯维加斯市在2014 前险些破产,要依靠州政府财政救济,当FF决定在这里斥资10亿美元建厂时,北拉斯维加斯市,乃至于整个内华达州,都像看到了财神爷一样。”

在曝光的工厂项目文件中,“FF全球制造副总裁Dag Reckhorn承诺,法拉第的这座工厂将在 10 年内在本地聘用 4500 名工厂员工,并为工厂所在地及周边创造总计 1.3 万个就业岗位,时薪介于 22 到 26 美元——显著高于当地平均水平。将在 20 年内为该州产生 7.65 亿美元的税收以及总计 875 亿美元的产值。”

当地政府显然是全力支持,最快的速度走完流程帮助FF工厂开工破土,香槟和酒会充斥着这个破土仪式,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美好。但是在6个月后,一封来自项目承包商 AECOM 的邮件,打破了这个美好的幻想,“FF已经拖欠了 AECOM 9月份的2100万美元工程款。”

对于拖欠工程的“烂尾项目”,在最近中国的四五六线城市应该见了很多了,之后的一切意料之中的急转直下,从政府方面到当地民工充满了失望,工厂建设也被迫停工。“We’re leaving, we’re all leaving。”一位开着车正往园区外走的工作人员说。

之后的曝光几乎接连不断,首先是离职潮,在2016年10月底,FF被曝已经有6为高管相继离职,这部分离职高管涉及法律、金融、战略、公共关系和政府事务等部门;而在2016年12月底,FF再次被曝有2为高管离职,分别是首席品牌商务运营官Marco Mattiaci和分管产品运营的副总裁Joerg Sommer,此2位不同于前面的6位,两人曾经实在FF官网罗列出来的重要人物,而这次严重的人才流失发生在CES前半个月,一度为FF91的发布蒙上阴影。当然还包括大量的底层工作人员,因为种种原因对FF失去信息而离开,这些都无法准确统计。

其次,FF被曝陷入知识产权危机,据TheVerge报道,“目前的FF事实上并不是一家公司实体,而是由两家公司实体组成的。它的另一部分叫做FF Cayman Global,是一家注册在开曼群岛的独立实体,用于管理FF的知识产权(IP)。”也就是FF的核心专利并不是握在自己手中,而是嫁接在另一个子公司下面,这就导致FF在商誉等企业软性价值方面存在重大缺口,随时有被转手的危险。这个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FF员工的心态,导致大量的离职潮发生。

第三,FF被曝与乐视控股在业务上存在过多的联系,我们都知道贾跃亭想要造车,乐视旗下也有自己的电动车品牌LeSEE,有FF前员工爆料,FF从技术到生产各个方面存在“无偿”服务乐视汽车的现象,这就严重影响到本就“缺钱”的FF这个新创企业发展,自给自足都存在压力的情况下还拖上了一个“累赘”。不过毕竟都是贾跃亭的资产,“金主”这么做也没有任何办法。

第四,就是FF和贾跃亭先生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一点我们详细来看。

贾跃亭遇到了什么问题

要说贾跃亭先生,就离不开乐视控股这个热门企业集团。

乐视控股已经被誉为“教科书级”资本运作的案例,从2017年1月16日乐视网复牌为止,乐视经过的大起大落或许只有贾跃亭先生最为清楚。不同于BAT选择在美股或者港股IPO,于2010年8月在A股创业板上市的乐视网注定不会平淡。

从二级市场角度,2014年10月开始的A股大牛市中诞生了一大批风口上的“妖股”,A股站上6124.04的历史高点,创业板4037.96的高点也翻了近3倍,资本大热的背景下,乐视网达到179.03的历史高点,翻了近10倍。在这场资本的狂欢中,贾跃亭做了一件从投资角度看极为成功的操作,在指数站上6000点后,贾跃亭多次套现减持,套现金额数以百亿计。在进入股灾阴跌之后,监管层为了维稳而推出大股东减持限制,贾跃亭先生即刻以托盘维稳的身份进场“抄底”,紧接着2016年11月表示“自愿领1元年薪”,同时减持股份套现百亿无偿借款给上市公司使用,年限不少于5年。

这一系列资本运作,如今看来贾跃亭在2015年的大牛市中赚的盆满钵体,也难怪后来敢想“乐视生态闭环”这样的烧钱游戏。时间放到现在,进入熊市后的乐视网股价已经下探到每股40元以内,泡沫破裂,市值缩水几千亿元,如此庞大的资本盛宴也就A股才会发生了。看乐视网现在的股价,过百的P/E已经没有参考意义,更多的公司情况还需要从公司的其他数据来看。

从乐视公开的财报上来看,目前最新第三季度财报和年报上来看,稳定上升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让一切看起来都十分健康,业务收入中,终端业务收入的比重也是逐年增加。不过健康的数据背后却有很多人质疑其中有水分,比较靠谱的说法是乐视在下属子公司之间进行内部销售累计出的利润,例如过去十分火热的“充值送手机、送电视”等活动。当然,详尽的报表分析不是很了解,感兴趣的可以去看一眼乐视网公开的财报到底是不是“运作后的繁荣”。

而从融资的角度,钛媒体创始人赵何娟的一篇题为“乐视的致命‘命门’,是疯狂的关联交易”的文章做出详尽的整理讲解,我想这里作者之所以采用“关联交易”而非“旁氏骗局”,这和如今的资本市场变化有很大关系,当乐视拿来和德隆对比的时候,预示着乐视的内部现金流真的进入了断裂的关键节点。而对于近期融创中国168亿元入股乐视成为第二大股东的时间来看,大部分资金依旧需要用于解冻大量的资产质押,并且公告表示此次融资的主要用于视频影视业务,那汽车领域的大缺口如何弥补呢?

写在最后

曾经看到过中欧国际商学院苏锡嘉教授题为“为什么烧钱和亏损成了互联网企业吸引资本的利器?”的文章,文章中表述的一个观点个人十分认同,即“赚钱了,边界就看清楚了”,联想到互联网企业无所不能的外延以及市值的基本含义,也理解了如今很多高估值互联网企业仍旧在不断亏损,这样看的话,乐视如今的现象貌似能解释清楚了。

不过文章提到一个至关重要的观点,“市场不怕你亏损,但是怕你发债”,对于企业来说,发债就意味着现金流已经无法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转,靠发债来维持的动作会引发市场对于企业的担忧。从这一点来看的话,乐视的问题也就解释清楚了,在2016年8月,这个十分微妙的时间点,拟发行30亿元债券,一定程度上说明在这个时间的乐视内部现金流已经出现了压力。

回到FF这个企业上,一路走来贾跃亭融资的确很多,但是近期的融资仿佛依旧不足以填补整个乐视生态庞大的资金需求,眼前的融资需要用来解冻大量的资产质押和前期负债,剩余还有多少可流动的资金能够支撑起即将到来的资本压力呢?无论是FF还是LeSEE,整车生产都是一个重资本游戏,在没有清晰现金来源的情况下,FF91真的能“如期打来”么?说实话,我是希望贾跃亭先生能够守约的。

(文章来源:“汽车智能”微信公众号)

点赞|0 收藏|0
免责声明:牛车网是广大网友共同参与的一家汽车行业网络交流平台,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包括专家)均可在牛车网旗下WEB网站或者APP移动端发布文章和帖子,其内容无法一一证实,所以牛车网对这些内容不承担责任。如果网站内容中存在版权和真实性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调查并做相应的删除处理。server@niuche.com
推荐文章
参与讨论

登录牛车网

还没有账户,去注册 第三方登录: